巍巍小凉山,高耸断云路;滔滔大渡河,奔涌向东流。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小凉山深处、大渡河岸边的峨边彝族自治县。在这里,到处都流传着该县新林镇农技站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用科学技术改变彝乡面貌的感人故事。
同样的江山,不同的风貌。在新林镇麻柳村,彝族乡亲对记者说:“过去我们用酒肉敬先神,祈祷降福不显灵;如今干部送来科技经,比那神仙还管用……”
新林镇是一个彝汉杂居镇,境内海拔低至750米、高达3100米,立体气候明显,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由于语言、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地的彝族群众仍然沿袭着千百年来刀耕火种、“种一坡,收一箩”的原始生产方式,每年粮食只够吃3个月,生活困苦。
农技站站长葛综文回忆说,1993年他来到新林镇以后,就意识到,要想解决彝族群众填饱肚子的问题,就必须让他们树立“科学种田”的观念。于是,他决定从推广玉米良种和地膜覆盖技术入手。
然而,观念像大山一样封闭厚重的群众却并不领情。当葛综文来到纯彝族的麻柳村,传授地膜技术时,一些村民却说:人都穿不起衣服,还要给地穿衣服?
“必须让农民看到实惠。”葛综文这样想。于是,他们便在村里建立了良种示范园,还在农户沙玛元布家搞了一块地膜技术示范田。针对农户怕失败的心理,他们约定:地由农技站来种,增产了归农户,减产了由农技站赔偿。结果,当年就增产300多斤,产量比原来翻了几番。农民们信服地说:进了示范园,才知咋种田。示范园把我们庄稼人引进了科学的门槛。
如今在新林镇,已推广良种7000多亩,地膜覆盖4000多亩。2001年,仅推广农业新技术一项就为农民人均增收52元。山区农民第一次家家有了余粮,第一次可以天天吃上白米饭。
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农技站想到了如何帮助彝汉群众致富。1998年,“禁伐令”正式实施,新林镇财政收入锐减了一半。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这时,镇上正与一台商洽谈引种山葵事宜。为了解决台商的后顾之忧,葛综文在山里搞起了实验,并通过在美读书的同学搜集了大量资料,最终编写出了近5万字的山葵栽培资料,主动传授给山葵管护人员。台商放心了。
到去年底,台商已投入2400万元,种植山葵1050亩,使全镇人均增收150元。根据规划,新林镇将建成中国最大的山葵种植基地。此外,在农技站的帮助下,全镇还发展了茶园800亩、水果1000亩、中药材1800亩,为不少农户找到了致富的门路。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这个有18000多亩地的镇里,只有3个农技人员:葛综文、老曹和小刘。到最远的村寨,要翻山越岭走2个多小时。常常是天刚蒙蒙亮,农技人员就出发了,因为到了一个地方,挨家挨户都要看一看。农忙时节,站里是没有休息日的,农技人员就吃住在村里,算下来,每人一个月平均有21天在田间地头。在新林镇,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农技站的干部们,彝族群众见了他们就说“共产党瓦几瓦(好)”。
尽管如此,在2001年“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意见征集表上,群众还是给他们提了6条意见,如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农技人员找不到等等。全站职工都沉默了,有点委屈。“下村去看看吧。”葛综文说。到老百姓中去,总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和答案。
经过了解,他们发现:过去农技站主动为农户打农药,群众很满意,但后来这些喷雾器全坏了,又没钱买新的,这项工作就停顿下来了。群众找不到农技员主要是因为他们人手少又老是下村,因此其他村的群众就不好找人了。搞清楚原因之后,他们感到心里又亮堂起来。
很快,整改方案就出台了。他们把全镇11个村分成3个片区,每个农技员负责一个片区,每个村再选配3至5名村级农技员由镇里培训。迄今为止,新林镇已配备了68名村级农技员,按10%的比例发展了250户农技示范户,形成了三级农技服务网络。
如今,老葛每月的工资是937元,凭他的技术,如果专心自家的经营,每年四、五万元的收入应没问题。当记者问他这么劳苦值不值时,一脸朴实的葛综文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就要讲奉献精神,而且我这身技术是各级组织培养的结果,共产党员不能只为自己打算。”
在农技站的办公桌上,记者发现了一幅字——“既得陇复望蜀”,这是葛综文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写的。当记者问他是什么意思时,葛综文说:“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啊。”(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