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赴甘肃采访基层学习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情况时发现,这里的干部工作更深入基层,更愿意和基层群众交朋友,更能解决基层的燃眉之急。群众对干部工作作风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点击一:过去是催粮要款,现在是送粮送钱
记者在庄浪县采访时,韩店农民柳仲仲说:“过去干部是催粮要款,现在是送粮送钱,‘三个代表’真起作用。”原来,庄浪县在农村学教活动中提出,干部要做群众的贴心人,为此全县开展了向农村“三送”的工程,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
“三送”,首先是送钱到田。庄浪县韩店乡山高地少,长期以来群众解决了温饱但没钱花,乡政府经过调研,想组织群众种植中药材,但群众没有钱购种苗,种了又怕卖不出。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带领全乡8名领导干部以个人名义贷款42万元购进种子,同时还想办法筹集了21万元风险基金,以备补偿农民损失,同时还向农民承诺,有了效益农民还苗款,利息乡上承担,药材卖不掉,乡上收购,农户绝收有补偿,保证收入不低于种粮。乡政府积极跑市场,为群众签订了销售合同160份、金额600多万元。干部送钱到田,与农户风险共担,消除了群众疑虑,今年全乡种药材6000多亩,比去年增加了3倍多。
其次,是送水上山。庄浪县虽然全县实现梯田化,但是高山地带群众吃水仍然困难,县委,县政府经过调研,筹资300多万元,启动了“南部山区供水站工程”,干部群众一起投工投劳铺设100多公里的供水管道,彻底解决了南部山区4个乡镇4800户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今年,这个工程将进一步扩大,预计能再解决3万多群众的吃水问题。
第三,是送人下山。庄浪是国家级贫困县,住在山上的一些群众仍然是住着茅屋吃救济。学教活动中,县委筹措资金160多万元,在条件较好的川区建立了2个移民点,为47户移民统一建起了60平米的砖瓦房,每人调剂耕地1.8亩,帮助他们种药材,使他们摆脱了贫困。退出的1900亩山地,如今已经全部栽上了树。老农孔祥军告诉记者:“县里让我们下山,给我们带来了好光景,要不然,我们这些人在山里不知要呆到什么时候。”
点击二:干群关系过去是“跳水”,现在真正是“鱼水”
农村“学教”活动开展后,甘肃省抽调近3万名干部下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注重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驻皋兰县团庄村工作队进村后,正遇上这个村为水价和机井原承包人发生争议,集体上访事件一触即发。工作队员本着有问题就地解决,不激化矛盾的原则,征求各方面意见,重新确定了机井承包人,彻底解决了问题。
古浪县胡家边乡工作队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因为玉米制种减产,而武威市种子公司因为责任不清不愿意收购,致使矛盾激化。为此,甘肃省农科院专家深入这个乡作了充分调查,提出了解决方案,使农户得到了赔偿。
群众在描述现在的干群关系时说:“过去,干部和我们是‘跳水’关系,需要时跳下来游一游,不需要时跳上岸叫一叫。经过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现在干群关系真正成了‘鱼水’关系。”
一些抽调下基层的省委干部也深感受到教育,他们说:“通过学教活动,我们没有菜的饭也能吃了,没有暖气的房子也能住了,和老百姓的心贴得更近了。”
点击三:过去干部“调子唱得高得很,实事干得少得很。”现在是“一步一个脚印,大家心里很明白。”
泾川县丰台乡实行村级规范化管理, 村支部班子实行“两推一选”,由过去的组织内部推荐变成党员、群众双推荐,再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村委会班子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换届选举,由村民直选。同时,他们对村“两委会”班子建立定期民主测评制度,由党员和群众代表对所有村级常设干部进行测评,测评的结果与报酬、选拔任用直接挂钩。
支部书记经过党员大会选举上任,干劲十足。丰台村支部书记段贵成说:“‘两推一选’,使我感受到了群众对我的信任。过去是‘我喊你干,你干我看’;现在是我们‘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
苹果种植大户曹双成快人快语,见着记者张嘴就说干部作风变了。他说:“从前干部调子唱得高得很,实事干得少得很,今天要修路,明天要种树,大呼隆,干了之后,质量却不管也不问,反正是工作有得汇报了。现在不一样了,村里的干部干的都是实事,带领乡亲们办了砖瓦厂,帮助村民卖苹果,统一购买靠得住的树苗。干部的这种作风,我服!”
甘肃省委有关部门在介绍情况时说,临夏州康乐县莲麓乡地处山区,一个村分散在几个山头,跑一个村就得两三天。驻莲麓乡工作队长周见民为了摸清情况,一天要走四五十里路,鞋磨破了,腿走肿了,全身疼得翻不过身来,硬是坚持走遍了每一个村。工作队员王军吃住在农民家,一天三顿土豆煮面条,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绿菜了,即便这样,还将姐姐捎给他的蔬菜送给农民。
记者在甘肃农村了解到的干群关系转变的例子实在太多,这些例子都反映了一个道理:只要干部心中时刻装着群众的利益,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群众就买帐、满意、拥护。(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