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9时,随着首批“海河延河牵手未来”希望工程牵手现场会的顺利召开,首批43名延安孩子全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有了着落。
天津日报大厦三楼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场内的一百张椅子根本不够用,会议还没有结束,坐在后排的市民已经展开了一场“名额争夺大战”。他们拿着相中的孩子的照片爱不释手,眼睛中流露出一种家长对爱子才有的目光。
受首批受助学生名额所限,绝大多数打算给延安孩子捐助的家长尚未如愿,本报将于近期敲定第二批受助学生名单,并及时与捐助家庭取得联系。
延安
行程2000里搜集43个孩子资料
“海河延河牵手未来”希望工程活动是跟子长县县委宣传部合作的,听说天津人民如此热情,宣传部部长连声说感谢。但任何事情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三所指定的被捐助学校,都在偏远的农村,从子长县县城到最远的一所学校有300多里路,三所学校没有一台数码相机,其中两所小学还没有上网,搜集孩子资料是个老大难问题,子长宣传部与教育局抽调了大部分工作人员行程2000里到各个学校收集资料,拍摄数码照片。实在抽不出人手,本报工作人员便直接与学校联系,传送资料,在多方努力下,43位孩子的资料在三天内便准备全了。
天津
选一个有缘的孩子帮到底
牵手现场会从9点开始直至11时50分结束,读者一直不断,其中包括很多事先没有报名,看到当天报纸自己前来的。没办法,津报集团最大的会议室座无虚席,不少市民只能“打”起站票。不过这丝毫没影响热心市民的善举,大家一到现场,就赶忙翻阅每个延安孩子的文字材料和照片,挑选感觉和自己最投缘的孩子,表示要把他们资助到大学毕业。这些市民中,经济条件较富裕的,会在要求捐助一名孩子后,再挑选一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经济条件稍差些的家庭,则干脆直接把钱塞给本报,要求代为转交孩子本人。不过,由于本次活动采取的是由市民直接给受助孩子汇款的方式,因此尽管昨日把钱带到活动现场的家庭为数不少,但本报和从延安赶来的学校校长都未予代收。近期,本报将详细刊登汇款方式,并以电话方式通知资助家庭。
用延安李家岔中学的靳阳琴校长的话说:“真没想到,你们天津的好心人这么多、这么热情,真的太令人感动了。”首批敲定的受助学生名额为43人,本报事先只通知了近50个资助家庭参加见面会活动。减去部分因工作不能到场的家庭,预计基本可以保证每个到场家庭代表,能在当天找到一个延安孩子资助。可出乎意料的是,不论是经济实力雄厚的,还是靠打工过活的下岗职工家庭,对此项希望工程的资助热情都异常高涨。一个家庭资助三四个孩子的现象比比皆是,已有资助对象但却没再找到合适受助孩子的家庭,更是主动给本报留下联系方式,从此次活动二期受助孩子中预约。
2006年10月21日,当市民在资助43位老区孩子上学的承诺书上郑重签字的时候,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本报历时一个月的“红军后代圣地寻根海河延河牵手未来”大型新闻策划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本报派出记者慰问在津的老红军时发现,那些健在的革命前辈在政府的关爱下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他们念念不忘的还是自己曾经流过汗、洒过血的长征路。他们想知道,70年过去了,当年的老区人民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老区的孩子们又有着怎样的梦想,但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一直引以为憾。为此,本报联合延安电视台、三秦广播电视报、延安电台等媒体强势推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新闻策划“红军后代圣地寻根海河延河牵手未来”!
三个天津孩子、三个延安孩子,在短短的七天中跨越了70年的时空界限,体验了两种不同的生活。
首批“海河延河牵手未来”希望工程使得43名延安孩子全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有了着落。
大型新闻策划在全市刮起了一股“延安热”。
由于以前有些孩子拿着捐助方的资金,却不上学的先例,会议刚开始,两位来自陕西的中学校长刚见面,便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当本报记者拿出早已拟订好的承诺书之后,两位校长这才放心了。为了使资助者与受助人保持长久的联系,同时保证资助款发挥真正的助学作用,本报专门制定了一份承诺书,市民在空格处填上资助孩子的学校、姓名,和资助年限,再签上自己的姓名,便受到了协议约束,同一张纸的下方也有一份承诺书,那是留给受助学生签署的,子长县两位中学校长将承诺书带回去后,受助学生便开始填写承诺,表示愿意接受天津市民的资助,完成几年学业。承诺书签定后将寄回天津,双方各执一份。一些细心的市民,还在承诺书上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做了简短的留言,他们希望孩子看到电话后,能尽快与自己建立联系。
二批受助对象加大小学生比例
近期,延安受助对象汇款地点将核实完毕,本报将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天津的资助家庭。资助期间,延安孩子天津“新家”中的亲人们,可通过书信与对方取得联系。那些早就跃跃欲试给延安孩子邮寄物品的家长,也终于可以通过这个地址实现心愿。但由于延安目前气温已经较低,加之山区早晚温差大等气候特点,所以不建议那些有计划去延安看孩子的市民现在前往。待明年春暖花开之际,还想去的市民再考虑此计划。此外,从活动现场资助家庭反映的情况可以发现,大多数家庭更乐于选择小学生资助,这样他们就能把这个孩子从小一直供到大学毕业。根据市民这一要求,经本报与延安教育部门联系,第二批受助孩子中,将在保留中学生受助对象的同时,增加小学生比例。仍打算为延安孩子奉献爱心的市民,可随时关注本报近期报道,早日让自己的爱心成就老区孩子的梦想。
延安校长
山区教育的守望者
靳阳琴校长这次是作为子长教育系统委派的代表,专程来天津的,一米五左右的身高,操着一口带着陕北口音的普通话,记者前往李家岔调研时,曾经在他的宿舍住过,虽然只有短暂的两天,可是他带给记者的却是一种真真实实的感动。
靳校长大学毕业的时候才22岁,以他的学历本可以找一个很好的单位,在城市里陪伴父母,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可是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他对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颇有感触,毕业时,他发誓要为改变基层农村的教育状况而努力,这一待就是20年,每天的清晨,他会在学校喇叭里的音乐响起前起床,在办公室门前,看着起床做早操、背课文的孩子。晚上十点,学校熄灯的时候,他会召集有关老师研讨最近的教学方案,然后到各个宿舍巡视,为孩子摆正枕头,掖掖被子。从优秀青年教师,到中年校长,山里的日子几乎没有多大变化,每个周末学生回家的时候,他也搭上了去市里的班车,与家人团聚。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升学率节节提高,进入市重点高中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2%,面对那些无钱上学或者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他总会在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可是一个人的能量又能有多大呢,得知本报发起助学活动,靳校长主动向政府请缨赴津,他要当面感谢市民,希望通过自己的介绍能让更多的热心人关注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
看到承诺书“资助年限”一栏中很多家庭写下了“完成大学学业”、“直至完成学业”等字样,靳校长激动地对捐助市民说:“此次受助学生中,很多都是我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好学生,他们都具有考取延安市重点中学的实力。你们这样无私的爱心,无疑为他们扫除了一切求学路上的经济障碍,你们将成为改变他们一生的大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