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位于海河入海口,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和天津市的海上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的东端起点之一,背靠三北,面向东亚。
港口的自然条件: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由海港和河港两部分组成,港区水陆域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其中现有陆域面积37平方公里,港口陆域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新港由南、北防波堤环抱而成,航道长28公里,主航道底宽210米,水深-15米,10万吨级船舶可全天候进出港,1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出港。截止目前,本港拥有各类泊位76个,岸线总长1.4万米,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3个,总能力为1.17亿吨,其中集装箱能力为355万标准箱。
天津港分为北疆、南疆、海河三大港区。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件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液体散货和干散货作业为主;海河港区以五千吨级以下小型船舶的作业为主,除天津港第三港埠公司以外,其他均为货主码头。
广阔的港口经济腹地:天津港经济腹地广阔,其直接经济腹地包括天津、北京两大直辖市和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八省区及河南、山东二省的部分地区,总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6.9%。腹地内自然资源丰富、三大产业发达、外向型经济活跃、信息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在全世界港口中,具有像天津港如此广阔腹地的港口也不多见。
连接世界各地的班轮航线:在对外辐射方面,天津港已同世界上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集装箱班轮航线74条,每月集装箱航班近300班,囊括韩国、日本、香港、东南亚、波斯湾、地中海、欧洲、美国及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天津港已与日本、韩国、美国、荷兰等国家的12个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关系。
港口生产发展历程:1952年10月17日天津新港重新开港,当年货物吞吐量不足74万吨。197上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用了22年时间。1988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用了14年。自1993年以来的近十年,天津港生产连年台阶,保持平均每年以千万吨级的速度递增,十年净增吞吐量一亿吨。2001年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国际大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62亿吨,集装箱完成240.8万标准箱,再创佳绩。
天津港是中国大陆最早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港口。1973年9月,天津港成功开辟了我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航线。1980年,天津港建成中国大陆第一个集装箱码头。天津港的集装箱运输不断快速发展,从1993年至2003年,集装箱吞吐量从49万标准箱发展到301万标准箱,10年净增252万标准箱,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2%。
便捷的立体交通网:天津港的集疏运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及管道等运输方式。与港口发展有紧密联系的交通干线有: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103国道)、津沽二线(津晋高速)公路、海防公路、丹拉高速公路及京山、津浦干线铁路、津霸铁路联络线、李港地方铁路等交通大通道沟通了天津港与北京、天津及华北、西北地区各主要城市,并通过国道网和国家铁路干线网连接广大腹地,构成了天津港四通八达的内陆集疏运网络系统。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天津港目前拥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44家,合作对象分别来自荷兰、日本、挪威、美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韩国、香港、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经营港口装卸、运输、包装、仓储、加工、修理、中转、贸易、饮食、娱乐等服务性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