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画:地方政府齐推救楼市政策 中新社发
在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业利益格局中,很难把房地产业的春天和老百姓的春天统一起来。
继南京、长沙、宿迁、沈阳、厦门、西安等城市出台救市措施之后,近日,长三角重镇上海、杭州不约而同地对楼市的低迷状态宣告“出手”,至此,已有18个城市相继推出“救市”政策(详见今日本报A4版)。
以上海、杭州为例,杭州市政府发布《市政府关于促进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有购房入户实施范围扩展至老城区、政府给予个人买房一定的税缴补贴、放宽房企受让及开发期限等系列措施;而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上调补充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符合条件的家庭最高可贷60万元。
在此背景下,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说,从现在到年底将是政策密集出台期,“房地产的春天将很快到来”。此时此刻,我们可以想象房地产商们舒展眉头的样子,只是如果他们的春天很快来到,那许多普通百姓的冬天还远吗?
这样的感慨不是没有根据。在全国18个城市出手救市的背后,是浪潮汹涌的反对声。如果说之前政府是否该救市的争论,仅仅局限在专家学者之间,那么现在面对既成的救市事实,这场争论势必会将许多普通人卷进来。这是因为,房价上涨对许多普通百姓来说,就意味着更加买不起房了,他们的焦虑可想而知。
在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业的利益格局中,很难把房地产业的春天和老百姓的春天统一起来。这是因为,房地产业在地方GDP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房地产低迷导致GDP增长缓慢,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就会受影响。所以,某些地方政府就会与房地产商站在一条线上,而可能忽视百姓的利益。
出手救市的地方政府,应该明白救市要承受道德风险,救市与否,政府在决策时应统筹宏观全局。但是,我们却不能指望百姓一个个都能成为经济学家,能够理清房地产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他们只能用切身感受来评价政府该不该救市。当然,一些百姓批评政府出手救市,有“重情感判断而轻理性分析”的因素,但只有他们发出反对声,才能让政府部门看到老百姓买房不易,看到救市对民生的影响。
关于房地产业的讨论,包括对这次救市的讨论,无疑会牵扯公平、正义、均富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房地产的走势与价格变动,既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相关,又会引发中央政策、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的多层次互动,这是一道无法回避的社会难题。因此,政府在搀扶房地产商的时候,千万别忘了送一根拐杖给老百姓。(作者: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