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谢才萍被警方刑拘开始,她的身上就汇聚了很多话题。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谢“包养16名壮男”,但重庆警方证实此为假新闻。(10月15日《重庆晚报》)
其实,不管谢才萍是否真的包养了16个情人,她的奢靡生活也被媒体“挖”得差不多了:赌场上呼风唤雨、日进斗金,住高档别墅、吃山珍海味,出入高档会所,穿顶级名牌,坐“奔驰”跑车……当然,在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自然还有“谢才萍与她的男人们”这种话题。且看这一段新闻:
“2007年春天,谢才萍在一家海鲜酒楼吃饭时,终于碰上了她心目中的帅哥——26岁的罗璇。小伙子1.82米的身高,精明强悍,一身紧绷绷的腱子肉,让谢才萍顿生无限遐想……”这段文字出自重庆某报关于谢才萍的报道,但撇开当事人的名字,它跟小报上的低俗小说也没什么区别。
说实在的,笔者看到上面那段描写的时候,很是“囧”了一下,心里面也十分疑惑:这种应该严肃的打黑、反贪新闻,咋就硬生生地变成了“活色生香”的黑帮小说?
笔者以为,这主要是某些媒体报道的倾向性问题。的确,贪官、黑老大的生活充满了刺激,他们的人生轨迹和赌博、毒品、暴力、潜规则等东西分不开,对于他们的堕落历程,公众自然十分好奇。这类有看点、有噱头、可挖掘的新闻,媒体自然不会放过。在某些媒体看来,猎奇是人的天性,而大贪官的私生活更是大卖点,边边角角(特别是涉及男女关系的内容)都不可以放过。这样既占满了版面,更能吸引眼球。
然而,这种严肃新闻低俗化的倾向十分要不得。媒体应该报道贪官、老大们的堕落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严肃的新闻娱乐化,变成花边新闻甚至是低俗小说。近年来,一有贪官落马,新闻报道中往往会出现桃色故事。例如,今年上半年许宗衡一案,关于他的“女星情妇”的猜测就比比皆是;如今关于谢才萍的报道,又出现了“包养16个壮男”的假新闻。这些庸俗化的报道,固然能够吸引眼球,但看得多了,公众也“审丑疲劳”了。毕竟,相较于“谢才萍包养了几个情人”,公众真正关注的是,重庆的黑恶势力是怎么形成的、怎么被铲除的,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一方平安。
重庆黑恶势力的猖獗,令人震惊;谢才萍等人能够这么多年屹立不倒,绝对有着深刻的原因。重庆黑恶势力的问题,也绝不仅仅是当地的问题,而是对全国的警示和镜鉴。全社会都应该思考,如何从重庆打黑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如何能更好地防范和打击黑恶势力。对于媒体来说,更重要的是任务是引导和参与这种思考;而不是用一个个低俗文字写就的黑帮小说来轰炸公众早已疲劳的感官。(文/闻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