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昨日,大兴区大生庄村口,巡防人员对一辆出村货车进行检查 |
大兴区推行“人口倒挂”村庄“封闭式管理”,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昨日,已实施该措施的村庄负责人表示,实施前都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
大兴区政府、公安等相关部门表示,是否推行该模式,都是由各村村民代表大会自行表决,政府各部门只是起到引导协调作用。并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解释。
村民自主决定管理模式
昨日,大兴区相关部门解读该模式时,将“封闭式管理模式”,改为“社区化管理模式”。
“推行这种新的管理模式,都是村民自主决定的。”大兴区警方和综治办相关负责人称,该模式主要是加强村庄治安防控,试点村庄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否实行新的村庄管理模式,各村村民有自己的决定权,政府及相关部门,只是起到引导协调作用。
大生庄村、寿宝庄村等几个村的书记表示,在实行社区化管理模式前,都向村民和部分流动人口摸底调查,并最终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都有村民代表表决签字。
“封闭”程度具体自选
大兴区警方和综治办的负责人称,“封闭式管理”被外界误解为砌墙“封村”。根据每个村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封闭”村子,也可以“半封闭”,还可以“不封闭”。这种模式其实是村庄的一种社区化管理模式,类似于城里的“物业管理模式”,不仅表达了农村居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更现实的是维护治安环境。
村里免费办理出入证
西红门大生庄村自2006年开始试点推行村庄社区化管理,4年以来,该村实现了零发案,村内的脏、乱、差的环境,也有了根本性改观。村里办理出入证也都免费,并不带来麻烦,更多的流动人口看到良好治安管理,主动来村里租房、做生意。
“不像以前谁来都能租房。”李书记说,以前外来人口租房无人管理,如今对租房者基本都要求有正当工作。该村目前的常住村民还是300多人,而流动人口已达1800余人。通过租房等,村民的收入越来越丰厚。
新闻回顾:北京将对流动人口较多村庄建围墙封闭管理
北京警方25日在大兴区老三余村召开现场会,试点推行城乡接合部的流动人口“倒挂”村的封闭管理模式。按照封闭式的管理模式,警方联合政府部门为这些村落建围墙、安街门、设岗亭,并封闭一些不常用的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