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20,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高138个基点,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0年7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720元,1欧元对人民币8.4741元,100日元对人民币7.7169元,1港元对人民币0.86938元,1英镑对人民币10.2758元。
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858。
美国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令人失望,市场担忧美国经济的复苏陷入停滞,美元出现全线下跌的走势。另一方面,瑞典央行1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加上西班牙成功发售35亿欧元五年期公债,使市场对欧元区债务担忧进一步缓解,诱发欧元反弹。
又讯: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近两周。两周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双向浮动的特点十分明显,体现了本次汇改的总体方向。与此同时,中国这一主动举措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本次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意味着中国汇率政策结束了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特殊阶段,重回常态。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以我为主有序推进,总体上对我国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影响,为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预期效果。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和中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我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波动幅度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符合我国经济的自身利益,有助于我国经济较快的实现稳定和复苏。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这是我国稳定外需、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需要,也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巨大贡献。事实说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
此次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需要强调的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基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所作出的选择,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需要,符合我国根本的核心利益,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长远发展。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贸易不平衡和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继续推进汇改也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维护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低估问题,人民币汇率升值解决不了贸易不平衡问题。中国自2005年7月开始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到2009年底,人民币汇率上升了21%,中国进出口贸易同期上升超过23%。实践也证明,人民币汇率升值没有使中国进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其实,造成世界和有关国家贸易不平衡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非是人民币汇率问题,而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形成的结果,人民币汇率的升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