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钱老与妻子。 |
钱伟长与孔祥瑛的婚姻长久、稳定、和谐、美满,并且婚龄越过了“钻石婚”。妻子孔祥瑛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文学院国文系,是他生活上、精神上忠实的伴侣,也是他事业上成功的一个保障。
高材生、才女终成眷属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清华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钱伟长看上了中文系的才女孔祥瑛,共同的求知兴趣和爱国热情把他们紧密地系在一起。1935年,北京爆发“一二·九”学生运动,他们两位都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得以相识相知。可是钱伟长还没来得及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就发生了“七·七”事变,清华被迫南迁昆明。钱伟长于1939年到达昆明西南联大,从而与小别一年半的孔祥瑛汇合。两个年轻人心心相印,同年8月1日终成眷属。简单的婚礼主婚人是钱伟长的导师吴有训先生。
相濡以沫、荣辱与共
此后的61载岁月里,钱伟长夫妇相濡以沫、荣辱与共。婚后一年,钱伟长只身赴加美留学,孔祥瑛一人抚养儿子元凯,度过了艰困的抗战时期。当然,钱先生也不断从海外接济孔老师。1946年9月,他们才得以重逢。
接着,他们一起熬过了民不聊生的内战时期,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一起参与了清华大学的复兴,投入了如火如荼的实践;一起遭受了钱先生被错划成“右派”后的不公平待遇;一起在“文革”动乱中受苦受难;一起满怀喜悦迎接“科学的春天”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在钱伟长最落魄的日子里,孔祥瑛不离不弃,劝慰有加;孔老师落难之时,钱先生也伸出了有力的胳膊,给予抚慰。1958年,他们学业优秀的儿子元凯因受钱伟长的牵连而与高等学府失之交臂,钱先生悲愤交加。孔老师说:“不要紧,相信你儿子的能力,不上大学照样会成材!”后来事实果真如此。
十倍价钱买西瓜被制止
“四人帮”垮台,春回大地,钱伟长好像从噩梦中醒来,获得了第二次解放。这时,孔老师已经退休,就全力以赴地为钱先生做后勤保障工作,照澜院16号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经常响起的是儿孙的欢声笑语。孔老师为了让钱先生潜心工作,坚持不买电视机,孩子们毫无怨言,经常到邻家去看电视。
钱先生在家时就专心伏案工作;还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作学术报告,孔老师一直陪侍在侧。钱先生对柴米油盐一概不管,甚至于不大会用钱。1982年,钱先生在无锡主持全国非线性力学学术会议,会后,钱先生与人一起游宜兴的善卷洞、张公洞。钱先生一时有兴致,到西瓜摊买西瓜,他没有讨价还价就开出了高价钱,逗得大家开怀大笑——他开出的价钱竟是时价的十倍,马上给孔老师制止了。
1982年年底,钱先生到上海工业大学当校长后,孔老师一直形影不离,随时照料他的饮食起居,保障他繁忙工作的顺利开展。钱先生是无锡人,爱吃甜食。有一次,钱先生在餐厅吃小碗八宝饭,想来第二碗,就给孔老师善意地劝阻了。
担心病老伴“冒死”回沪
上个世纪末,钱先生在赴京开会时罹患小中风,住进北京医院。可钱先生坚决要求回上海治疗。公开的理由是:“你们医院的医疗不民主,我钱伟长死也要死个明白。”医院无奈,只得设法把他送回上海。回到上海华东医院后,老先生挨了资深医生的一顿“责备”:“你不要命啦?病成这样还敢坐飞机?”钱先生一笑了之。原来,钱先生急于回上海的真正原因是他放心不下正在生病的老伴!从此,尤其是到了孔老师病重住院期间,每天下午三点半,成了老先生去医院探望孔老师的“雷打不动”的时间。可以想象,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风尘仆仆去看望病榻上的白发老妻,这是何等感人的场面!
然而,上苍太无情。老先生的深情没有挽留住孔老师,在2001年她还是先他而去了。随后的整整三年,钱先生没有从丧妻之痛中恢复过来。
>>>虎父无犬子
儿子钱元凯
是中国照相机权威
钱伟长、孔祥瑛育有一子钱元凯,是中国照相机权威、数码影像专家,原北京照相机厂总工程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照相机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员,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摄影教学工作,曾被摄影界冠以“问不倒的钱元凯”之美誉。
>>>显赫家族
近代钱家
人才“井喷”
无锡钱氏有句老话:“东有七房桥,西有七尺场”。七房桥和七尺场,同宗不同支。钱伟长的祖先是钱鏐的孙子钱弘佐,北宋时六世孙钱进从浙江嘉兴迁隐无锡湖头,称为湖头支;钱锺书的祖先是钱鏐的孙子钱弘俶,南宋时十一世孙钱迪从吴兴迁至无锡堠山,称为堠山支。
有消息说,钱家大约是出院士最多的家族,仅无锡钱家便出了10位院士和学部委员——台湾中研院院士钱穆,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钱钟韩(钱锺书堂弟)、钱临照、钱令希、钱逸泰以及江阴钱保功,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钱穆长女)、钱鸣高,中科院学部委员钱俊瑞。
他们都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鏐的后代。钱鏐祖孙三代、5位国君,以其卓越治理,使吴越国富甲江南。
钱镠的33个儿子多半被父亲派往江浙各州,钱氏家族很快繁衍开来。据民国年间编撰的《钱氏家乘》记载,国内有迹可循的钱氏宗脉有100多支。自钱王开始,钱家历朝历代皆有俊杰,很多状元,无数进士。
更令人惊奇的,是近代钱家的人才“井喷”——
钱穆,近代中国最重要思想家之一,他捍卫的是中华民族传统中的精粹;
钱玄同,“五四”新文化运动猛将,反对文言文,力倡白话文,鼓吹民主和科学;
钱锺书,他的《管锥编》和《围城》在他活着的时候已成为不朽之经典;
钱学森,两弹一星总设计师,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7月30日,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早晨在上海逝世。图为2007年5月14日,钱伟长第12次回到母校——江苏无锡荡口中心小学,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
钱伟长母校校长:钱老穿着总理的鞋去美国
今天,在钱伟长先生母校无锡市一中校长室内,钱老先生的崇拜者,也是钱老先生忘年交的胡平校长,给上海大学发去唁电,缅怀这位大师。胡平在向记者讲述他与钱老交往的经历时几次陷入沉思,他说,老人家的音容和教诲仍历历在目,然而如今斯人已去。
“今年5月,我曾到华山医院看望钱伟长老先生。到了病房门楼,终究还是没进去。警卫员对我说,老人的病情不乐观。”胡平校长追忆钱老时说,“当时心情很复杂,既很想见到钱老又不想打搅他。没想到,一门之隔竟是我与钱老最后的接触”。
胡平回忆,每次去看望钱老,他就会提一些难忘的经历,印象比较深的,是钱老说自己是穿着总理的鞋去美国的。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曾邀请中国派人去美国考察学习,周恩来总理点名让钱伟长随团出访。当时,早在1957年,钱伟长已被打成右派。1968年,55岁的他被分配到首钢做了一名炉前工,一干就是5年。
“当周总理派车去首钢接钱老,告诉他马上跟随代表团赴美考察时,钱老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甚至来不及换下身上肮脏的工作服和脚上破旧不堪的鞋子,就直接坐车来到了中南海。”胡平说。
当时周总理看到钱伟长的打扮就笑了,说钱老这样怎么去?后来,总理不但让秘书给钱老换上合适的衣服,还脱下自己的鞋让钱伟长穿上。就这样,钱伟长穿着总理的鞋,踏上了赴美国的飞机。这段往事,钱老每次和胡校长讲起,仍然禁不住眼含热泪:那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虽然身处异乡多年,但钱老却说着一口流利的无锡话。”说到此,胡校长面容凝重,“老人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浓烈。以往每年这个时候,钱老都会打电话来,说想吃家乡的水蜜桃了。一拿到桃子,他就满心欢喜地往嘴里塞。吓的警卫员连说洗了再吃,也就是这个时候,钱老才会显出鲜见的孩子气。”
胡校长回忆说:“钱老每次来无锡,荡口小学、梅村中学、市一中等学校都要走一走,他不光是回忆自己艰辛的求学时代,更是为了怀念父亲钱挚和四叔钱穆。”
采访快结束时,胡校长强调,钱老生前3次来市一中,都提醒我们办学要“放羊式”,“钱老小时候喜欢国学历史,大学喜欢物理数学,所以回国后,国家让他研究航空航天和力学,他就照办,让他搞数学,他也行,让他办学校搞教育,他做得也很好。”胡平禁不住感慨,钱老口中的“放羊式”教育,就是鼓励学生们要善于自学、善于培养自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