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解决看病难?
对话津城三甲医院院长
本期对话人物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马融
天津北方网讯:与西医相比,“治未病”是中医最大的优势,其核心落实到一个“防”字上,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有些人利用人们的养生保健需求,打着中医的旗号误导群众,这种情况下中医人必须站出来加以遏制,否则就是自毁中医。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马融
回应“张悟本”事件
中医人必须站出来
记者:确实,人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但是很多人却不得其法,片面地追求一些偏方,像前一段时间的“张悟本”事件就是一个例子,您觉得中医医院、中医医生在这方面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马融:现在老百姓都注重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对养生保健有广泛的需求。但是,由于以前包括中医医生在内的医务人员对于科普宣传不够重视,使得人们的追求不得法,缺乏正确的引导。这中间就造成有些人打着中医的旗号误导群众,这种情况下中医人必须加以遏制,否则就是自毁中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天津最大的中医医院,近一段时间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觉得应该站出来对群众加以正确引导。所以今后我院将通过媒体以及医院的网站加大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面向市民推广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我们安排的专家就是要讲真话讲实话,恰如其分地宣传养生保健而又不误导群众。
迁址:
新址床位增长一半多
记者:最近我在一些网络论坛上看到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要加大软硬件建设力度的消息,所以首先想请教您具体的实施方案是不是已经确定下来了?
马融:最近,我院中医临床基地项目业务建设方案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审查论证。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我院软硬件建设,市政府办公会上通过了我院迁址新建的方案。我院迁址新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我院被确定为中风病、冠心病两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这是迄今为止国家投入最大的中医专项,为了加强基地建设需要扩大医院面积,可现在医院四周已经没有空间可供利用。二是天津市卫生资源调整的需要,目前我院所在的地段周边大医院比较集中,而新址所处的区域医院较少,这样有利于合理配置本市的医疗资源。预计新院建设工程将于今年内开工,届时我院建筑面积比现在扩大2.5倍,床位从现有的1300张增加到2000张。
强项:
中风病、冠心病诊疗领跑国内
记者:这样看来迁址新建将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现在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本市最具实力的中医医院,很多优势学科在全国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在提升医院硬件实力的同时,医院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学科更好地发展?
马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全国16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评比中总分排名第一,这也充分说明我院在全国所处的领先地位。我院中风病、冠心病两个重点病种被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目前这两个专病由石学敏院士和张伯礼院士分别担任首席专家,今后将研制出3-5种中药院内制剂或中药新药,整理并推广5-8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使中风病和冠心病的中医诊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使这两个学科成为全国的领跑者。
除了中风病和冠心病之外,我院还有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两个教育部重点学科,心内、肾内、儿科等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级重点学科,针灸、儿科、风湿、血液、推拿等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诊临床研究基地。与此同时医院也始终坚持自己培养年轻骨干,为医院事业发展提供可靠人才支撑。
医改:
费用总量控制 解决“看病贵”
记者:现在我国的医改已经启动了一段时间,虽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不是改革的试点医院,但是医院自身是不是已经根据医改的大方向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更满意。
马融:在医改中,政府、患者、医院处于一个三角关系,但是我认为能否充分调动医院、医生的积极性是其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医改不是说只要政府加大投入就一定能成功,关键是医院要利用医改的大环境从自身加以调整。比方说我们医院就从自身入手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就是让患者的花费降下来,争取用最少的钱来完成治疗。
比如现在都在实行的临床路径,作为某一种疾病的诊疗指南,临床路径确实可以通过明确治疗方式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但是它也有局限性。比方说,如果一个单纯的阑尾炎患者,没有化脓也没有任何并发症,那么就可以按照临床路径来治疗,可一旦出现化脓就无法纳入临床路径管理,无法享受到由此带来的好处。所以我们医院实行了患者费用的总量控制,举个例子说,就是对于每个科室明确一种疾病一定数量患者的总体治疗费用,在这中间如果患者病情简单治疗费用自然就低,如果病情复杂费用相应就会高一些,但这些患者费用总和不能超过上限,否则就要对科室进行处罚,通过这种方式督促科室合理治疗。另外,我院也采取措施降低患者的药费,本来中医中药的费用就比西药便宜,再加上医院要求合理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抗生素仅占我院药费的16%,远远低于市卫生局的控制指标。
传承:
“治未病” 发扬中医最大优势
记者: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现在很多患者都愿意选择中医为自己进行诊治,您觉得与西医医院相比中医医院靠什么吸引患者?
马融:我觉得相比西医医院,中医医院注重养生保健是最大的优势,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治未病”。经过历代医家两千多年来的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医“治未病”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把握了预防保健的三个主要层次,也可以说是“治未病”的三种境界,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指疾病痊愈后要继续巩固治疗,预防反复)。“未病先防”着眼于未雨绸缪,保身长全,是“治未病”的第一要义;“既病防变”着力于料在机先,阻截传变,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瘥后防复”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其核心,落实到一个“防”字上,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结合中医学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特别强调要达到“防”的目的,就应当保养身体,培育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一个人可能做各项检查结果都正常,但却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失眠、焦虑、容易疲劳等表现。因此中医将人体体质分成九个层面,分别是健康、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在中医大夫指导下合理地“补”和“防”。所以我自己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有病辩证、无病辨体”。
现在我院国医堂治未病中心就已经针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辩证,为人们提供防病的建议和方法。
展望:
中西结合 中学西前景广阔
记者:现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不再有纯粹的中医医院和西医医院,那您觉得中医医院和西医医院在中西医结合道路上谁更有优势?
马融:中医不能排斥西医,中医在临床当中必须要借助西医的检验、检查手段,单纯地依靠中医不如中西医结合效果好,这些都已经成为目前中医学界的共识。
以前研究中西医结合,而且在这方面钻研出成果的大部分都是西医医生。但是我认为再过些年,中医人一定能在中西医结合领域钻研出成果。这是因为以前的中医人都不学西医,而现在的中医医生都是经过正规院校的培养,在校期间学习了大量的西医内容。再有,西医学中医由于西医的理念已经先入为主,对于中医思维的方式、中医的真谛很难领悟的很深,这一点非常关键。所以,中医人学好西医后,会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记者 徐杨 摄影 记者记者 许凯)
新址在哪?原址还继续使用吗?在周边完善医疗设施的同时,希望市中心的医疗机构保留,很多病人远距离往返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