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富豪”捐赠确实少了点儿,需要想办法——不得不承认,中国从来就不缺少身家显赫的富豪,也不缺少好善乐施的好人,缺的是恰恰是既有钱又懂善之士。从为富不仁的烧钱游戏,到用钱砸人式炫富斗富,富人圈子里的种种行为总是让人感到沉重和心寒。尤其随着“富二代”群体的登台以及“富二代”现象的涌现,普罗大众对富人的认同感与接纳度降至前所未有的低谷。无论是“富裕沦为蔑视公平的丑陋标签”,还是“有钱异化成吝啬抠门的专属名词”,都道出社会对于富而不仁现象的群体性焦虑。
汶川地震有逾600亿元民间善款,玉树地震的募捐也超百亿元,普通大众用淳朴的善良支撑起中国的慈善大业,他们才是慈善事业的顶梁柱。 【点击观看全文】 |
但是,“强捐”和“劝捐”都不在点子上——在慈善隶属于政府事务的情况下,强捐劝捐是常见现象。富豪也自然将慈善捐赠看成是某种形式的投资,以稳固财富的产生流程。纯粹的慈善心,在这一过程中很难生长出来。慈善更像是中国富豪的一门生意,通过它来实现各种目的的交易。主要是,慈善不得不处理复杂的政府关系,在慈善真的帮助有需要的人之前,还先要符合某些地方官员的预期,这必然会给慈善带来许许多多的变量。慈善一旦带有生意的性质,就难免变质。 【点击观看全文】 |
当务之急,是提升中国慈善的“公信力”——普通大众的捐款,有多少能直接用于被捐助者,也是不小的疑问。比如,慈善机构的运营、差旅出行、活动组织、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等,都是要花钱的,花的是谁的钱?慈善机构的正常运营成本会占到慈善捐款的多大比例?这之中是否存在浪费?一系列问题,并没有人给出答案。“每一笔捐款都会公布明细”,到头来还是像财政预算一般大而化之。慈善过程依然朦胧,信任自然不易构筑。 【点击观看全文】 |
|
|
|
|
陈光标称去世后将捐全部财产
与这些躲闪的富豪截然相反的,是“中国首善”陈光标(微博)高调迎了上去,以一封致盖茨和巴菲特的信认了同道。【点击观看全文】 |
|
政府越俎代庖搞慈善 反而害了慈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