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市对口援建灾区拨付资金20.37亿元,创造了“规划先行、注重民生、依靠当地、联合推动、长短结合、科学援建”的天津模式
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成为整体推进速度最快、效率最高、质量最好的省市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援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
天津北方网讯: 三年前的五月,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让千万个家庭支离破碎。
一年前的春天里,天津对口支援陕西宁强、略阳灾后重建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累计拨付资金20.37亿元,创造了“规划先行、注重民生、依靠当地、联合推动、长短结合、科学援建”的天津模式。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援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
今天,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到来之际,在灾区恢复重建任务即将基本完成之际,宁强、略阳的灾区人民已经在美好的新生活中度过了一年多的时光。
此刻,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可歌可泣的难忘岁月,让我们一起分享宁强、略阳人民的幸福生活,让我们一起感受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蕴含的精神力量……
征程篇:援建,一天也不耽搁
巍峨秦岭,蜿蜒汉水。在群山环抱之中,在风光迤逦的汉水之畔,在距5·12特大地震震中汶川100多公里的陕南,有一片战胜地震灾难绽放盎然生机的土地——宁强、略阳。
一个个焕然一新的村庄,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建筑,一项项惠及子孙的富民工程。在略阳县徐家坪村,村民指着自家崭新的二层小楼说:“天津人帮我们建的新屋,结实着嘞!”在建筑面积近四万三千平方米的宁强天津中学,教学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教师公寓、体育馆、餐饮中心一应俱全,已成为高起点、高标准的省级标准化高中。
在宁强、在略阳,很多从没有走出过大山的百姓都知道,千里之外有一个叫做天津的地方。
……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惊世界。
6月11日,党中央、国务院紧急作出全国对口支援灾区恢复重建的部署,天津市对口支援陕西地震重灾区汉中市所辖的宁强、略阳两县。
6月17日至19日,天津市党政代表团冒着余震发生的危险,专程到汉中实地考察灾情,签署对口支援框架协议,确定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
一天也不耽搁!对口支援宁强、略阳的两个工作组迅速成立,赶赴灾区。
千里驰援,真情传递,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汇聚在一起,成为宁强、略阳灾后重建的坚强后盾。
援建是一个特殊的战场。一天当三天,雨天当晴天,夜间当白天,天津市对口援建工作在全国19个援建省市中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的纪录,成为全国对口援建整体推进速度最快、效率最高、质量最好的省市之一。天津的援建人员与灾区干部群众一道,拼出神奇的速度,献出最优的工程,在地震的废墟中托举起新的宁强、新的略阳。
热土篇:建设人民满意精品工程
9大类295个援建项目,点多、线长、面宽,项目多、任务重、工期紧。
每一个项目从规划到设计,从建设到配套,无不凝聚着援建工作者们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援建工作事关民生,改造群众基本生活条件被放在优先位置。按照先农村建房、再公建项目的办法,迅速安排了23%的援建资金用于房屋维修和重建,完成了6.18万户房屋的维修加固和3.11万户的房屋重建,高标准完成了燕子砭镇东丽村等4个整建制村搬迁项目,两县受灾居民在2009年春节前全部住进新居。在重点援建社会事业项目方面,天津共投入6.35亿元援建56所学校,改善3万余名灾区学生就学条件。宁强县天津医院、略阳县天津中医院的开工建设,让当地百姓对良好就医条件充满热切期待。
雨天的工地上,安全帽就是雨具,建设者们浑身雨水犹在奋战;烈日当头,建设者们的汗水湿透衣衫。“为了让党和政府放心,让灾区人民早一天过上好日子,我们即使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面对援建任务,天津的建设者们把自己当做“宁强人”、“略阳人”,他们的话语掷地有声。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每个项目都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制度,采取分类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通过加快资金流速调动各方积极性,所有项目经理、监理等管理人员每天都在工地上不间断巡查,充分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打造了一大批让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
2010年2月,天津援建宁强、略阳295个项目全部完工,其中按照省级标准化高中建设的宁强天津中学、略阳高级中学和具有先进医疗条件的宁强天津医院、略阳天津中医院已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为加快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满足未来中长远规划要求,援建中完善了当地供排水、电力、电信、照明、垃圾点、山体护坡、沼气建设等基础设施,预留了医务室、网络等设施和接口,改善了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建30座桥梁和16条道路,扩大了县城骨架,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了公共设施;新建学校、医疗卫生、广电、民政、交通项目等,有效完善了公共设施,提升了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宁强和略阳已经呈现出一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图景。
真情篇:经年腊酒三春醉为天津人干杯
“先做略阳人,再做略阳事;依靠略阳人,做好略阳事;为了略阳人,多做略阳事。”这句话是天津对口援建略阳工作组第一任组长,时任津南区副区长的李树义初到略阳时提出的工作原则。
像在天津那样工作,像为家乡那样尽力,成为每个援建人员自觉的行动。
援建启动时正值盛夏时节。骄阳酷暑,工作组的同志们走遍了每一个乡镇;夜静更深,设计人员还在灯下加班加点研究方案;逢年过节,建筑工地上仍是一片繁忙景象。
有的同志新婚不久就赶赴援建一线,在工作中过度劳累导致视网膜脱落;有的同志不顾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痛,奔波在援建项目现场;有的同志生病了在办公室打吊瓶,坚持完成工作任务……
灾区人民用最质朴的方式,回报天津援建者的奉献。一位援建人员到理发馆去理发,老板听出他的天津口音,说什么也不肯收钱。乘出租车时,援建人员屡屡碰到司机师傅不肯收费的情况,以至于后来不得不有意隐瞒身份。略阳徐家坪村上坪安置点的31户村民搬进新居后,精心挑选出一捧捧新鲜红润、晶莹剔透的樱桃,盛满一大箩筐送到工作组。村民代表说:“我们知道你们不收礼,这些不是礼,是我们的心意……”
宁强县汉源镇五里坡的王定礼老人记住了天津人张传捷的电话号码。去年过春节的时候,老人专门拨通了张传捷的手机,代表全家人给老张拜年,给天津的援建人员拜年。
在大地震中,王定礼老人所在的村落夷为废墟,不到半年时间,天津援建者就为他们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家园。从开工到完工再到村民们搬进新居,天津对口援建宁强工作组第一任组长,时任东丽区副区长的张传捷和工作组的同志们不知道跑了多少次。在村民们搬入新居时,又送来了电视机、电饭锅等生活用品。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2009年的春节,几十个天津援建项目的建筑工地上仍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施工人员为确保进度留在了灾区,留在了工地。正月初二是天津建工集团公司职工王明福母亲的生日,他在给老母亲祝寿的电话中说:“灾区重建需要我留下来,我们的工作是光荣的。”
“经年腊酒三春醉,为天津人干杯;贺岁红梅满院香,祝共产党万岁。”贴在宁强县马家河村集中安置点一户村民家的这副春节对联,道出了灾区人民心中的感动。
在宁强、在略阳,当地干部群众把天津援建人员“五加二、白加黑”苦干实干的做法誉为天津精神,把他们“快节奏、高效率、高速度”的工作方式和显著成效称为“天津速度”。
天津精神和天津速度,留给宁强、略阳恒久的感动。
延续篇:让灾区群众过上好日子
“既要让灾区群众住上好房子,更要让灾区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天津对口支援宁强、略阳,帮助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始终如一的信念。
市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对口支援宁强县和略阳县震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庞金华说:“近期与远期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是天津援建灾区的重要工作思路。”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援建工作围绕当地优势资源,发挥天津的产业优势,积极搭建经济合作平台,提升县域经济造血功能,天津的援建实际上已经成为长久的支援。
让我们走进被灾区人民津津乐道的援建项目,它们已经成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亮点:
略阳接官亭镇玉带河小流域治理项目。成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8万公斤、油料生产能力3万公斤,推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280元以上,成为生态农业示范点。
宁强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项目。突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的特色,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目前已有一大批企业落户。
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将天津的科技优势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培育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天津德尔斯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韩国东牛堂(天津)公司等生物医药产业,在当地开发建设了中药研究和药品加工项目;天士力制药集团投资的4154亩西洋百合种植项目喜获丰收。
现代农牧业项目。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津宝迪集团在宁强投资兴建陕西宝迪宁强食品工业园暨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以上,拉动当地现代农牧业快速发展。
旅游精品项目。规划重建了宁强青木川古镇旅游景区、略阳八渡河生态精品旅游带、氐羌民俗文化村,打造以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为核心的旅游产业,为发展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截至目前,近二十项、总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产业援建项目落户宁强、略阳,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的发展理念,为提高两县的城市化水平和持续发展活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宁强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周景祥说:“天津的基础设施援建帮助我们打牢了发展的基础,宽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产业援建更是帮助我们积蓄了造血能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这是宁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这份功绩,我们会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