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
因为参加天津广电集团“走基层”采访小分队,分配到了一台专业档高清摄像机,虽然不是过去常用的肩扛式广播级机器,但毕竟与家用机不可同日而语。握着镁合金提手,手掌伸进腕带,感觉一如战士再拿起枪。
9月15日,出发后第一次拍摄,就是未曾料到、没有准备的长时间采访。在西安通往勉县的高速公路上,为了记录行程,提起摄像机,坐到中巴前排,拍摄沿途穿越的长长短短、数不胜数的隧道和小分队两车交替领车行进的场景。几个镜头拍过,同车的天津电视台主持人林铁为活跃气氛,同司机师傅聊起了天。师傅讲起当年地震情景和沿途重建的变化,口音陕西特色浓郁,听来十分风趣。我掉转镜头,在他们之间来回切换。一会儿,天津电台记者郑毅也加入进来,话题从陕西地貌,转向他多次去过的希望小学、转向他不能忘怀的孩子们。林铁思维敏捷,问号一个接着一个,步步深入。郑毅讲述生动、深情,边说边拿出了他以前采访跟孩子们的合影,还有一大叠字彩纸,都是孩子们送给他的童稚可爱的图画。不用提示,我的摄像机一直没有停歇,调整角度,变换机位,取景器里,主持人的眼镜和记者的眼镜交相辉映,对尚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小学校和孩子们,他们人未至,心已往。
不知不觉,摄像机里两张容量35分钟的P2记忆卡,已用去了一张半。拍摄结束,我已是满头冒汗。按新闻拍摄标准,我是拍“冒”了,可是这符合纪录片拍摄规律,拍摄也是发现的旅程,从一个小小的由头而起,不知道后面等待你的是什么,你会有什么样的惊喜。一切,取决于你的捕捉和坚持。
二
山村的景象很幽静。
漫步金池院村,转换拍摄点位。忽然之间,一阵铃声传来,一队无人驱赶的山羊,跟随着头羊,从山上沿路而下,头羊颈下的铜铃叮叮噹作响,清晰悦耳。打开机器,蹲下,拍摄,再跟摇。画面中,羊群一路纵队,从青瓦白墙之间鱼贯而过,渐渐远去,远处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细雨淅沥,清脆的铃声悠然飘荡。
村民的日子不轻松。
我和北方网记者吕斌入住李轩小同学的家。这是一套震后在政府贷款帮助下自建的新房,不过他们的收入不多。李轩全家只有在十多年前分的一亩多地,粮、菜自给都做不到,生活要靠李轩父亲外出打工补贴。尽管这样,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屋净窗明的家。客厅墙上挂着女主人精心制作的十字绣挂钟,卧室摆着手绣斑点狗。李轩父亲跟我们说着明年结队去内蒙修铁路的打算,女主人希望李轩小学毕业后入驻宿县城初中后,也要外出打工。屋檐下,李轩父亲指着成堆的玉米告诉我们,今年的收成不错。
没有过分的奢望,没有无谓的烦扰,希望他们就是这样的心境,日子越来越好。
三
北方网记者吕斌,曾是专业篮球运动员,虎背熊腰,一望而知,带着明显的体育“范儿”,说话豪爽痛快。但在“走基层”活动和我们俩一起同吃同住老乡家的时间里,我印象深刻的倒是他的粗犷形象之中的细致之处。
在金池院小学,吕斌给小学生一节体育课,内容是篮球训练。尽管学校并没有篮球架,但吕斌先整队列,再讲掌握球感,几个娴熟的动作示范,两三套细心的游戏设计,把一帮三、六年级混班上课的小学生哄得服服帖帖又兴高采烈。在老乡家,他指导起小李轩的英语作业,又引导发音,又纠正学习习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吕斌照相机不离手,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他在拍照,对摄影的执着我相信已非职业要求可以解释。大场面拍摄自不待言,小题材也不放过,构思细而妙。房东上菜前,他会对着空桌子拍一张,饭菜摆满了,再拍一张,前后对比。一次,在村里结伴采访转点的路上,他落在后面。我回头望去,只见细雨之中,他专注地蹲在地上,过了好一会儿,神采飞扬地跑过来跟我说,我终于拍到他们说的大蛾子了!
在集团“走基层”小分队,这样可爱、多才多艺的队员比比皆是。在金池院小学的小分队授课时间,二楼教室飘出的竹板声和童声背诵绕口令,是裘英俊的杰作。一楼教室里,隋怡调度课堂氛围有方,由浅入深,让平日很少张口说英文的小学生,放声高唱英文歌。不一会儿,校领导带着青年教师就坐在了教室后面。课间休息,广电记者们和孩子们一起踢踺儿、跳绳、踢球,朗朗欢声,阵阵笑语,响彻校园。
心相交,情自融。
四
在金池院村,我和吕斌请到一位好导游¬——小李轩。
小分队的队员们分散到老乡家住下后,我们要拍摄他们体验生活、参加劳动的情况,可村里既没路名,也没门牌号,我们又不想麻烦当地教师带路,苦思无方之后,灵机一动,问起认领我们回家的小李轩,你认识那个谁谁谁同学他们家吗?回答让我们大喜过望:几乎同学家都认识。难题迎刃而解,我们要去哪儿,只问先遣队那是哪位同学家即可。
从此,五年级小同学李轩,领着我们七扭八拐,越沟上坡,跨溪穿棚,把我们带到金池院村的不同角落。小李轩虎头虎脑,很是健壮,不爱说话,但不拒绝回答问题,我们边走边聊。他学习很好,过去多次是班里的前三名。只是今年名次稍有落后,说到这儿,有点不好意思。想走出大山吗?他很诚实地摇摇头,不想。
在他家里,李轩妈妈说,他写作业不专心,用的时间太长。他听了,不以为然,我只用一半的时间写,那一半时间在看电视。我们辅导他写了几篇他最怵头的英语作业,孩子很用心,但确实学得不扎实。
在李轩家不长的时间里,他一直跟我们粘在一起。吃饭挨着我们坐,晚上一起看电视,早晨我们起床出屋,他已经端来了洗脸水。我们帮着他家剥玉米,他就在我们身前身后晃荡。告别的时间到了,他不停地说着,明天再走吧,明天再走吧。
明年,小李轩上六年级。后年,他要像所有金池院小学的毕业生一样,到略阳县城上寄宿初中,他父母已经在为这件事筹划。走出大山,总有一天,他会有他自己的志向,也一定会有他自己的幸福未来。(小分队成员: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