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江,又称汉水,发源于陕西汉中宁强县,从秦岭巴山间走过,三千里流程后,在武汉汇入长江。对于天津人来说,汉江又有着一个特殊的意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是从汉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经黄淮海平原,穿过黄河,最终流到天津。按照计划,2014年,天津居民就将喝上清澈甘甜的汉江水,汉江,即将成为与天津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河流。
那么汉江的源头究竟是什么样的?那儿的居民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小分队一行七人驱车来到了距离宁强县城13公里处的马家河村,这里地处陕川交界,下车后我们沿着乡间的土路往前徒步行走,清澈的玉带河就在一旁伴随我们前行。
走了没多久,就开始看见有农户人家,同行的当地人告诉我们,这个村子叫汉源村,村民们都还过着最传统的种植加畜牧的生活方式。再走几十米,路似乎已经到了尽头,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家正在自家门口挥着铲子和沙子,一听我们打听汉水源,他笑了。原来,这个张老爷子正是汉水源头的第一家农户,他在这儿住了四十年,对这边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他不正是我们想找的人么?听说小分队从天津远道而来寻找汉水源,张老爷子一挥手,我带你们去吧!绕过老爷子的土坯房,穿过他家的猪圈和牛棚,我们看见了一条通往山上的小路。由于刚下过雨,道路非常湿滑,然而泥土混合着青草的清新气味,让我们迫不及待地往前面快步走去。
张老爷子却慢悠悠地跟在了后面,还顺手拿起一把锄头,扛在肩上。我们好奇地问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张老爷子笑笑,用我们只能连蒙带猜听懂一半的秦腔蜀语告诉我们说,这是用来准备开路的。当时我们并没有在意,一边跟着老爷子聊着闲天儿,一边心情愉悦地往前走去。小路旁一直有一条溪水,发出潺潺的水声,老爷子说,这就是汉水源头的玉带河了。
十来分钟后,突然在一个转角,我们听到了瀑布的声音,快走几步后,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了。河水顺山势而下,浪花飞溅,在底下形成了一个圆形的深潭。老爷子说,这儿叫“下渊潭”,汉江源有“三潭”“三瀑”,这儿还只是第一站。
小分队成员在这儿合完影后继续往前走,然而就在这时,前面领队的一个当地人,突然大声叫了起来,然后抱头蹲在了地上。我们都愣在当场,只听他大喊,“蹲下!有马蜂!”据说,这个时节的马蜂相当厉害,而野生的马蜂蜇人更是凶狠,我们迅速学着他的样子抱头蹲下了。过了几分钟,似乎是马蜂群并没有向我们发起攻击,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急速往下撤,回到了“下渊潭”的岔口。
怎么办?难道到这儿就要放弃吗?这时,张老爷子慢悠悠地提议说,他知道另一条路,可以绕一下,继续往汉水源去。而当时我们并没有想到,走上这条路,正是我们此行最艰险的一段旅程。
事实上,张老爷子走的这并不算是一条道路。小路非常窄,只能容得人放下一只脚前行,路上全是杂草,而由于下雨的原因,踩上去相当的滑。路的右边是山,左边就是陡坡,而小路靠左侧的部分土质非常松软,一踩上去就容易往下掉,有些地方还有明显的裂缝,往下一看就是陡峭的山崖,一脚踏空就会摔下,我们只好紧贴着右边,一步一步慢慢往前挪。
这样的路况可是苦了小分队的这些记者们了,他们有的扛着沉重的摄像机,有的背着三角架,有的怀抱着照相机,在负重的情况下,还得一边找路,一边掌握平衡。张老爷子始终走在前面,遇到实在没法放脚的地方,就用锄头挖几下,挖出几个小坑,让我们踩着往前走。有时候他还会往后面喊,教我们脚要抬低一些,轻轻放下,才能走稳了山路。
要说起来,张老爷子已经七十岁了,但看着他健步如飞,在这样的山路前面还如履平地的样儿,我们不得不打心底里佩服。张老爷子说,他每天都需要在这样的山路上来回走上两趟,一边放牛一边捡柴,在他看来,这样的山路根本算不得什么。而跟在他后面的我们,早已经累得抬不动脚了。
一个小时后,我们遇到了几乎是直上直下的一段泥路。路上铺满了树叶,两边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树枝,小分队成员开始发扬团队精神,一个拉一个,一步一步踩稳了,慢慢往上走。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也还没有忘记用摄像机、相机、采访机记录下来这一段艰难的行程。途中,因为一边回头录着与张老爷子的对话,一边往前走,我几次脚下打滑差点摔倒,最后只好放弃对话,专心走好脚下的路。
这里有一段泥沼路,好几个小分队成员都直接踩进了泥里,几乎拔不出脚来。在横穿一条小河时,我们又有队员直接踩进了水里,鞋袜都湿透了。
这样泥泞惊险的山路,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见了一块稍平的地方,这儿也有一潭水,可以坐下休息。也就是走到这儿时,许多人已经坚持不住了。一路上被我们评价为“劳模”的摄像栾海南,几乎是用微弱的声音询问,“我可以不背机器上去了吗?”而也有几名当地人,决定选择留在这儿,等待我们的归来。
张老爷子还是一脸轻松,我们问他水源还有多远,他往前方一指,说,你看,那就是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们其实看不见什么,可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希望,于是我们决定,继续前行。
路过一段稍微平坦的道路时,张老爷子像是打开了话匣子,跟我们聊起了他的生活经历,还一边四处张望,给我们采了许多的野果,让我们品尝。甚至他还唱起了几句鼓劲儿的歌,给我们打油打气。正是在这样的帮助下,历经两个小时,我们终于抵达了汉江源。看见奔流直下气势如虹的大瀑布,和它旁边那块写着“汉江源”三个字的牌子,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直接坐在了冰冷的大石头上。
张老爷子捧起一捧泉水,一仰脖,咕咚就喝了下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连喝了好几口。水质清甜又冰凉,还真挺解乏,张老爷子说,他在这里四十年,汉水源的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一如既往的清澈。这话也着实让我们宽了心,等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天津也能喝上汉江水时,相信它也不会让我们失望。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就开始踏上回程的归途。张老爷子说,前些年,这儿并没有什么人来,直到近五六年,汉江源突然就开始热闹了,特别是夏天,总有不少人来这儿玩儿来,有时还有水利局的工作人员来测水质,还有老师带着成群的孩子来踏青。寂寞了三十多年的张老爷子,这才开始觉得上山下山的路途不那么单调了。只是有的时候,张老爷子在上山开始发现一些塑料袋,应该是游客扔在这儿的,他就不言不语地捡起来。张老爷子说,江汉源和这座山已经和他交上了朋友,这么清澈的水源,还是需要大家保护的。话语虽然朴素,却让我们深深感动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虽然我们上山的旅途已经不易,但下山,却更是对我们严峻的考验。我们的领队李英华台长脚下一滑摔在了山路上,还好有当地人在前面护着后面拉着,这才没有彻底滑下去。而我们其它成员也都有过惊心动魄的小插曲,一路是呼喊惊叫不断。几乎是连拉带拽,我们几个人才手脚并用的走下了山。即使天气已经有些冷,我们却面色泛红、浑身汗水,这才走到了张老爷子的家门口。
张老爷子拿着从山上采的“秤砣果”去逗重孙女玩儿了,老奶奶也笑着坐在屋门前,手里拿着一个簸箕,择着豆荚,准备午饭。我们依依不舍的挥手与张老爷子告别,或许我们并没有机会再来,可是等我们能喝上汉江水的那天,这也算是与张老爷子以及汉源镇的村民们,另一种相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