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广电集团“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暨“百名记者在基层”赴陕西宁强略阳采访报道小分队今天(21号)就将乘火车返回天津了,回首一个星期在基层的日子,记者总结出,我们此行的一个“副产品”——我们的行动在潜移默化地感染感动着我们的身边人。这一点,从小分队在陕西的随行司机李展飞师傅身上尤为明显。
李展飞师傅,一位一嘴西安话,留着贴头皮的小平头、小眼睛,却有着鼓鼓的啤酒肚的司机师傅。
在西安接站时,看到小分队一行携带着大量的行李和录音录像设备,李师傅有些皱起眉头,因为自己开的“考斯特”是一辆新车,岂能容这些笨重的、黑黑的“大家伙”来玷污?
李师傅的西安话纯正、地道,一开口就让大家想起《武林外传》里的“佟掌柜”——呃滴个神呐!你纵然怎样和他讲普通话,他都能用西安话回答你。虽幽默风趣,但你也会感到一丝隔阂。总之,我一见到这位师傅,感觉他有点“刺儿”。
但是,小分队一行七天相处下来,让我转变了对李师傅的印象。
转变一:感动于我们的“千里送爱心”,李师傅记下学生们的通讯地址。
小分队第一站抵达陕西略阳五龙洞镇金池院村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希望小学,看到天津的叔叔阿姨为大山里的孩子们捐建的漂亮整洁的希望小学;看到天津广电集团23名“走转改”小分队成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书包、字典、文具等学习用品;看到记者们认真细致地采访,并深入到农家同吃同住同劳动……李师傅对我们“这群人”的看法在逐渐改变。
他特意找到希望小学的校长,要下了通讯联络地址,并表示今年冬天,将会为孩子们寄来一些棉服,让孩子们过个温暖的冬天。他告诉记者,你们从千里之外的天津来到略阳为孩子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们同为陕西人,更应当为他们做些事情。他还十分感谢这次为我们开车的机会,让他知道了距离西安6个小时车程的略阳大山里还有这样的一群孩子,知道了他们的生活还不富裕。
转变二:因感动我们的行为,当起西安“导游”回报我们。
小分队一行从宁强回到西安赶火车,还有几个小时才要上车,大家希望能去看看西安民俗风情浓郁的地方,有的说古城墙,有的说回民街,有的说大雁塔,有的说碑林……这时,李师傅操着一口西安话,为我们当起了“导游”,介绍着他的故乡,建议大家去具有西安回族人聚居的“回坊”,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回民街去看一看。因为那里不仅有特色,还离西安火车站比较近。
当车停在西安北院街“回坊”前,大家都兴奋起来,明清时代建筑风格汉白玉石牌坊彰显着这里的历史,不宽的大街上,绿树掩映,远处是巍峨的西安鼓楼,经营陕西特产、小吃和特色纪念品的店面鳞次栉比,人潮涌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汇聚于此,体尝着西安悠久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当走到西安钟鼓楼下,大家还依然陶醉在西安古城历史积淀之中意犹未尽,这时,李师傅提议说,你们可以到古城墙上去骑自行车,环城绕一圈,看看今天的西安。连日来高强度采访、写稿、发稿的队员们虽然已经十分疲惫,但大家一听又振奋起来。
李师傅一路陪大家从钟楼走到西安古城墙南门,让我们去登城墙,看西安市容市貌。他就坐在南门口树坛边,从下午4点钟,一直等到傍晚6点钟,这时,他已经“受大家委托”寻找到西安特色羊肉泡馍店,要带着我们这些骑车骑到腹中空的队员们去美餐一顿。
傍晚6点半,在李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坐到了回民街大皮院街的“老乌家口口香优质小炒”店,这是一家西安人常来吃泡馍的地方,特色在于是小炒泡馍,而不是我们原来心目中的汤汁泡馍。不过,西安白面馍馍配上鸡蛋、腐竹、蘑菇、西红柿、粉丝、菜叶等菜料,翻炒在一起,很有一种故乡的炒饼味道,再混上醋和辣酱,一碗热乎乎的泡馍让许多队员都大叫“好爽”!
在等泡馍的时候,李师傅又替大家去“采买”了烤肉、涮肚、灌汤蒸饺、炒凉粉等好几种西安特色小吃,最绝地是,为我们每人配上了一瓶“冰峰”牌汽水,让我们回想起小时候喝的“山海关牌”桔子口味汽水,就连打嗝的气味都一样!
吃过晚饭后,大家希望“李导游”推荐一些西安特产,让天津的朋友也能尝尝西安的味道。“李导游”真不愧导游,他推荐的腊牛肉、椒盐核桃、核桃饼、狗头枣等都让大家满载而归!
时光匆匆!相处一周的时间就要结束了,没有想到,李师傅从我的眼中从一个“刺儿”人变成了豪爽、好客、热情的陕北人!没想到,我们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和行为,竟然在感动、感染和影响着我们身边的人。
在西安火车站前,小分队成员和李展飞师傅握手道别,期待再次在西安相会!(天津经济广播记者 刘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