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月十五日,我与电台台长李英华同志率“百名记者在基层”赴宁强、略阳小分队20余名编辑、记者深入生活,因筹备承办全国电视对农宣传年会在津召开,我仅随小分队赴略阳,未到宁强,于十八日深夜赶回天津,来去仅仅四天,深感遗憾!发自内心,出自真心的不愿提前回来,终身遗憾!
时间虽短,但仍有很大收获。
决策英明、效果好。
我们这次赴2008年遭受大地震的陕西宁强、略阳两县去深入生活,是响应中宣部提出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号召的实际行动之一。也是天津广电集团党委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重点项目之一。几天深入边远山区,深入天津重点援建的地震灾区,吃住在山村百姓的家中,雨中与山民一道采摘蘑菇,与广播电台援建的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吃校餐,一起沟通交流,一起与援建的广播电视台的同仁们切磋业务,感受深刻,感情升华。多了对山区发展艰难、山民生活艰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艰巨性的了解和理解,多了对党和政府提出反哺农业政策的正确性、及时性的感悟,多了对中国农民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生活艰苦而乐观生活态度的了解和敬仰之情,多了对中央提出“走、转、改”活动重要性、必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多了对集团党委决策让我们赴宁强、略阳深入生活正确性、必要性的认识和行动的自觉性。
集团党委及时决策让英华和我带队赴宁强、略阳的举措可谓是一举多得。一是,表明集团党委对贯彻中央和市委精神的高度重视和坚决的行动。九月二十一日全国三教办到广电检查指导开展“走、转、改”活动情况,我让新闻部和都市频道将小分队发回的消息集中编辑后放给检查组看,检查组对我集团的这一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此次两台一网记者联合活动,开了三家媒体发挥各自特点和综合优势的先河,为今后集团统一领导下的重点宣传任务和继续深入“走、转、改”活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实践证明,网络人的神速,广播人的灵动,电视人的耐劳及各自媒体优势互利,产生了能量积聚和“二加一”大于三的效果。许多电视评播员主动撰稿予以了充分肯定;三是,早于小分队队员坚决按照党委提出的“人下去、心下去、情下去”的要求,坚持与灾后重建的百姓生活零距离感受,与重建的项目零距离体验,与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零距离体验,发回了一批生动感人、具体、鲜活的好网络、好广播、好电视作品,也为如何实现“走、转、改”的目的探索了可借鉴的经验;四是,凡参加小分队的队员,都在艰苦生活和艰苦采访的过程颇有收获感悟。感悟“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媒体人必须回答好、实践好的时代命题。
二、感受深刻,感情升华
我1959年至1966年在河北易县狼牙山角下的偏僻偏辟村庄度过了童年,因母亲病故才返回天津与父亲一起生活。哥哥因从农村入伍当兵,复员时按政策又回乡务农。因此,我每年都要回家探望。所以,对农村生活并不陌生,对农村的情况也大致了解。但这次去陕西汉中地区的略阳县,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那里的情境。
感受一、灾区重建快,效果明显。大地震造成该县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亿元,这对一个年财政收入仅亿元的穷县而言,简直就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全国支援四川、陕西等重灾区的重建,天津对口帮助宁强、略阳两县。天津投资十几亿元,用一年半的时间即提前完成了帮助重建任务。我们看到了略阳最漂亮的地方就是天津援建的学校、医院和敬老院等。那里的百姓发自内心地感谢共产党,感谢社会主义制度,铭记天津人民的深情厚意。我对他们的宣传部长说:“不要总把天津援建的感谢挂在嘴边上。”他说:“因为深深铭刻在心里,所以言由心声。”中央支持了十七八个亿,略阳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已远超过震前。我们的记者搞了一系列采访报道,将这样的实情,告之了广大听众、观众和网民。
感受二、山区发展艰难,山民奉献大。那里的路多在两山之间或在河床边,第一天晚上我们乘大巴从西安赶往略阳的路上就遇上了塌方,好在不大,我们的队员冒着危险把挡在路上的大石头一一搬开。几天后,我们发现那里塌方路堵是常态。在那里要修一条路,成本要比平原地区高出几倍,而国家修路补助却是一样的。可想,山区发展起来有多难。我们住在三面环山的金池院村的老乡家,我问他“是否能靠山吃山”?他告诉我,山中有矿,因要保护一条通往县城的山泉河水的清凉,让县城人喝上清洁的水,而不能随意开采。沿路开车几小时,我们没发现一座小矿山,山上森林茂盛,因要保护生态,不允许采伐,连种蘑菇的人家用些木棒都需要得到批准。我住的老乡家三口人,靠父亲在外打工养家。生活不富裕,而他们一家人的脸上没有愁容,对生活充满希望,我感慨:山民的奉献精神值得崇敬,山民的乐观生活态度值得学习。
感受三、总觉得欠农民的情,我们的队员住在农民家中,每户我们给一至二百元钱,吃三顿饭。人家说什么也不要,说是帮助略阳的天津人来了,是我们请不到的亲人。我们坚持给予。晚上杀乌鸡,早上磨豆腐,中午吃腊肉,每顿六七个菜,有的还拿出自酿的酒。把正房腾给我们住,送别时还捎上核桃和香菇,不拿不行。我们每位队员捐款四百元资助一个贫困家中的孩子,人家千恩万谢,我几次激动的、难受的泪花含在眼中。多么知恩知报的乡亲呀。而城里人吃香饭喝甜水的时候,有多少人感恩过农民兄弟姐妹们呢?中国民主革命成功靠他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让他们奉献,国家现代化建设仍然靠他们帮助,而我们帮助农民兄弟什么了呢?由衷感叹,取消皇粮国税的政策、反哺农业的政策太应该了!
感受四、优势互补。两台一网合作起到了二加一大于三的成效、这是两台一网首次一起组队共同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集团这个决策是英明的。我亲眼看到了广播记者的灵动,网络记者的神速和我们电视记者的耐劳、在去略阳的路上,猛见广播的小个子女记者刘蕾到司机旁拿着话筒采访风土人情,北方网的王兵迅速拿起照相机拍照,电视摄像记者在狭窄的空间也把镜头对准了这一组工作场面。那几天,北方网的同志随时将小分队的进程及时发送,使集团、台网和家人及时了解情况而放心。广播电台因为直接有援建希望小学和电台的项目,因此情况较熟、人较熟,许多工作都是广播和曾多次赴宁强、略阳采访过的记者们成立的先遣组妥善安排好的,我们应该感谢以马赤农大姐为首的提前两天出发的同志们,电视的七位小伙子,天天扛着沉重的摄像机,在山上,在车上,在风雨中,在采访对象的家中,在每位小分队工作的场景中,不停地拍,虽已秋爽时,可他们则汗流浃背,年已五十六岁的英华台长,虽是女同志,却一边自己身体力行,一边操持小分队的整体安排,令我可敬。
短短几天,四点感受,虽不深刻,但却真实,我愿再带队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