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看到了什么?我感受到什么?
乘车从西安咸阳机场赶往略阳的途中,由于夜色已晚,山高路险,略阳当地接待人员不断打来询问电话,问我们车行驶到什么地方?其中提到的很多地名,我都不陌生,因为我是第二次来到这里。但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一条新修成的穿山隧道,这是在天津援建工作人员离开后建成的。这条隧道免去了很多盘山上下的颠簸之苦,也提高了出入略阳的行车安全,仅缩短的车行时间就达到半个多小时。这是在到达略阳之前看到的第一个新变化。
在地震之后,天津对口援建略阳和宁强,提供资金、引入项目、出规划、出设计、方方面面参与管理。始终坚持不仅输血还要造血的理念。因为一个地区要发展起来,外力的援助始终只是一个外部因素,自身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强身健体的根本动力。天津人民关注略阳和宁强的发展,更希望看到略阳和宁强人民在外力的帮助下,能够发挥调动自身的发展活力,建设好自己的家园。这条新修成的穿山隧道,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略阳人民不仅仅依靠外力,不躺在别人帮助的怀抱里,锲而不舍,自强自立,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新家园的一个写照。
在随后七天的时间里,我们看到的很多宁强、略阳的发展新象,都在不断加深这种感受。
在略阳县的五龙洞镇,女镇长杨妮娜曾经专门到天津北辰区挂职锻炼,时间不算长,但有心的杨镇长把天津的很多发展理念记在心头,带回了略阳。她告诉我们,现在,正在着手建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依靠迷人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景区道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起步。
对杨镇长的采访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当地的发展,无论是实体项目还是精神理念、发展思路、规划设计,都可以看到天津的影子,但同时,当地人民并没有满足于这个影子的遮蔽,而是独立、自信、自强地迈出自己的步伐。这也正是天津援建过程中,一再提到的“变输血为造血”的设想,在不满足、不停滞、上进自立的宁强略阳人民的手中,一步步地成为现实。相信关注宁强略阳的天津人民都会为他们喝彩。
在略阳和宁强的采访过程当中,探寻天津援建的重点项目的发展现状是我们此行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天津援建宁强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虽然天津的援建工作人员已经离开,但天津留下的基础项目、发展理念、拼搏精神没有停滞、继续发酵,宁强的管理人员,继续秉承着资源优势,同时探索品牌经营、规模谋划的发展路子,在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领域,继续引入产业合作项目。产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签订了金额亿元以上的经济合作项目7个。
天津援建的略阳中医院,不仅仅让略阳当地的民众得到了医疗保障,同时,由于医院设备齐全,检验和治疗项目与前相比大大完善,很多略阳周边的民众也赶来就医。中医院提供的就医保障已经起到了核心辐射的功能,更多的民众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看到援建的项目在良性运行,而且不断发挥功能作用,让当地的民众能够不断体验发展成果,相信不仅是天津援建组的工作人员,所有关注略阳宁强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状况的天津人民都会深感欣慰。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某些发展中的困境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在略阳职教中专,那里的硬件设备已经比较完备,当地的老师告诉我们,这样的条件,在略阳所在的汉中市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同时,天津的援助人员并没有只留下孤零零的教学楼,在硬件拔地而起之后,还为当地培训师资,传授教学经验和管理理念。硬件软件一个都不能少!这让当地的师生和管理人员都感叹:“天津的援建是‘真’援建!”
然而,在深入的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学校也面临师资缺乏的困境。采访中,教务管理人员告诉我们,现在最缺的是英语老师。个别英语老师,要同时带很多班级的英语课。曾经一度出现过没有英语老师的局面。由于这里相对偏远,一些英语老师在这里短暂实习或教课之后,陆续地离开。造成师资缺乏的困境。
这样的困境在某些正在建设中的产业项目当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高层级、多经验的管理人才引进也是困扰当地发展的一个问题,产业园区立起来了,项目引进来了,怎样引进专业的、高水平的管理人才,让产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是当地在发展中遇到的新困境,急需解决。尽管当地也有人才引进的措施,但如何发挥实质作用,还需多方论证,也是今后对宁强略阳援建的重点。
在采访过程当中,当地人民的淡定、从容、坚守、自立,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略阳金池院小学,教师陈彩玉在这里一干就是35年,遭遇地震前后,爱人和父亲相继离世,她没能守在亲人身边,而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曾经没有编制、和爱人两地分居,曾经每次到镇里开会都要步行10个小时山路,曾经10多年只拿31快钱的工资,这些都没能阻碍她坚守教书育人的阵地,为了乡村的孩子们能有梦想,能读书识字,她把一生都留在了这里。付子文是年轻的英语教师,今年只有22岁,她放弃去镇里或者更好的学校,只为了让这里的孩子们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宁强的水质检测人员,为了实时检测汉江源头的水质,每次检验都要背着十几斤的设备,攀爬3个小时的陡峭山路,随时都有失足落下山的危险,没有路要自己除草开路,还要当心躲避可以伤人性命的马蜂。他们把这些都看作是自己的本职和义务,没有抱怨,不图名利,从容坚守!这些留给我们深深感动的普通工作者,用自己默默的行动和朴实的表达,向我们诠释着面对灾难的淡定从容,对职业的尊重,对山村人民的热爱,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我做了什么?
在这几天的采访中,作为记者来说,可以说不论电台、电视台还是网络,都遭遇了最艰苦的采访环境。阴雨连绵,对于我来说,第一次使用防雨罩进行雨天长时间拍摄,为了保护机器和拍摄效果,任凭雨水流进衣袖以至蔓延全身;为了体验水质监测工作人员每次抽取水样的艰辛,第一次扛着二十多斤重的摄像机,攀爬四个小时的泥泞山路,淌水过河,保护设备的同时,还要随时采访拍摄;为了全程记录本次行程,第一次钻出车子的天窗,在行进中顶着风和灰尘拍摄,即使风一次一次吹迷眼睛,也要捕捉记录最真实的画面;为了挖掘采访对象最朴素真实的情感表述,我们提前沟通,全程记录,让采访对象不再感到突兀和生硬,在平实的交流中,记录最生动最自然的表达;为了及时传回新闻报道,白天赶时间拍摄,夜晚还要策划选题,写稿编片,每天的睡眠时间,都在四五个小时左右;和采访对象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体验他们平日里的起居习惯、生活节奏、工作流程,把采访对象的感受内化我们自己的体验。用心感受、用脚丈量,伏下身来,真正把基层走得深入,力争用我们的摄像机,把最真实自然的画面,最打动人心的细节,最饱满的真情实感呈现给观众。
在采访报道的同时,我们一次次被我们的采访对象感动,淡定从容的村民,渴望求知的孩子,坚守职责的教室,一心带头致富的村官,探索引路的管理干部,都带给我们不同层面的震撼。我们在完成报道的同时,也都希望自己能亲手为这里做点什么。我们和当地的村民一起去采摘、修剪香菇,不仅是体验,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他们分担一点农务。我们在宁强和略阳的小学里,给孩子们带去书包、字典,给他们几百元钱,虽然这些很少,但我们真的希望能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关爱,坚定他们前行的希望,让他们能感受到有人关注他们,惦记他们,他们奋斗成长的路上并不孤单。也许我们做的很微薄,但希望他们心中能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在分析选题的每个讨论会上,我们也在探讨当地是否还有更好的发展模式,当地还有哪些困境需要我们给予关注,并能促进改进。对于当地某些学校缺乏教师的问题,领导和同事们还商量探讨是否可以抽调部分天津高校学生去那里实习,既锻炼了自己,也对当地的师资力量是一个补充。
我们做的还很少,还很不够,但此行,让我们意识到深入基层,对于新闻报道工作者来说是多么重要,踏实的作风,平实的文风,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强化和锻炼。融入泥土,才能结出硕果,与基层群众在情感上的同一,才能写出饱含深情的文字,才能捕捉记录到打动人心的细节镜头。我会把这次走基层活动,作为我自己作风和文风转变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