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北方网讯:中午11点,家住福东北里76岁的谭宝库老人端着三份热气腾腾的饺子从二号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食堂里出来,“一份22个饺子,三种馅,一份5块钱。一份是我的,另外两份是给邻居老梁两口儿带的。”
50岁的孙俊红是黄岩里社区居委会老龄主任,她一边用毛巾把四份饭盒包严实,一边推着电动自行车往院外走,“我们社区离大食堂远点,电动车来回得20分钟,不包严实了到家该凉了。”每天中午孙姐都要给社区里的四位8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买饭。
虽然深秋的气温很低,但“大食堂”的厨房里却是热火朝天。“陈姐,还得再煮两锅,今天来领饭的老人多。”今年60岁的赵家荫大姐退休后一直在“大食堂”打工,一上午她和其他两位打工的大姐买菜、剁馅、和面,三种馅800多个饺子不到11点就开始下锅了。“每周二吃饺子,周五吃包子,其他日子三菜一汤。老年人都爱吃馅,好消化,所以今天人就多。不管吃啥,一顿5元。饺子一份22个,包子一份给5个,很多饭量小的老人连晚饭都够了。”赵姐说着话手却不停,“陈姐,快盛,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二楼的棋牌室里,69岁的孙文华老人正陪着88岁的孤老王秀兰大娘下跳棋。“下完这盘棋,我就下楼吃去,今天吃饺子,我爱吃,能吃10个。”王秀兰大娘每天早晨遛完早儿,都往二号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来,跳绳、踢毽子,别看快90岁了,说话、办事都透着利落劲儿。她说,“自己一个人儿,以前吃饭就对付一口得了。现在有了社区老人食堂,每天按点按顿,还有人陪着,觉得生活都有劲儿了!”
记者随着王秀兰大娘来到一楼食堂,饭厅里整齐地摆放着8张饭桌,八九位常在食堂吃饭的老人见王秀兰来了,都笑着打招呼。“王奶奶,今天又有您爱吃的西葫鸡蛋馅的啊,赵姐肯定是特地给您包的。”王秀兰笑眯眯地倒上醋,“那你们就借我老太太的光吧。”赵姐从传菜口伸出头笑着说,“胡爷爷,明天就做您爱吃的素三鲜!”聊着家常,吃着热腾腾的饺子,一股温暖幸福的热浪从食堂里洋溢而出。
河东区民政局局长李洁告诉记者,像二号桥街道这样的社区老人食堂,河东区12个街道每个街道都有。饭菜一天一个样,一顿饭5块钱,吃得挺好,关键还干净,老人省事不说,儿女们也就放心了。据了解,老人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就餐难,同时也解决了部分下岗人员再就业难题,目前为社区食堂服务的人员中,有80%是下岗再就业职工。本报记者宋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