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头鹤亦称锅鹤、玄鹤、修女鹤,是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数量较多、较常见的一种鹤。野生数量7000多只,已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是中国一类保护动物。它体型娇小,性情温雅,机警胆小,不易驯养。它除了额和两眼前方有较密集的黑色刚毛,从头到颈是雪白的柔毛外,其余部分体羽都是石板灰色。
属于大型涉禽,它体型娇小,性情温雅,机警胆小,不易驯养。高1米左右,体重约3.5公斤,体长约90厘米。它除了额和两眼前方有较密集的黑色刚毛,从头到颈是雪白的柔毛外,其余部分体羽都是石板灰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河口、湖泊及沼泽湿地,食鱼类、甲壳类、多足类、软体动物、昆虫以及小麦、莎草科植物等。4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沼泽湿地。每窝产卵二枚。孵卵期约30天,幼鹤80天后具飞翔能力。
分布范围
繁殖于西伯利亚北部及中国东北;在日本南部及中国东部越冬。
主要分布省份: 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江西、河南、湖北、贵州、云南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
升金湖、豫北黄河故道湿地、草海、会山、北戴河海滨鸟类、洪河、凉水、兴凯湖、龙感湖、沉湖湿地、东洞庭湖、查干湖、莫莫格、向海、兴隆沙、盐城国家级珍禽、大丰麋鹿、鄱阳湖、凤凰山(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双台河口、达里诺尔鸟类、达赉湖、科尔沁、荣成天鹅湖、安庆沿江水禽、黄河三角洲、中国首个白头鹤的故乡“新青国家湿地公园”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湿地:菜子湖、鄱阳湖、瓦埠湖、万子湖、兴凯湖、新青国家湿地公园
繁殖方式
白头鹤在苏联西伯利亚的维柳伊河流域及乌苏里江流域的比金河一带繁殖。据文献记载,有少量的白头鹤在我国满洲里一带和松花江流域繁殖,但近年来末发现巢和卵。主要在我国长江下游各省和日本越冬,迁徙时经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朝鲜半岛。
白头鹤在广阔的生满苔藓的沼泽地营巢,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产卵,6月初孵化。乔治·阿其波尔德博士(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研究了白头鹤的行为,发现其配偶仪式为婚舞与对唱。雄鹤叫声为两声一度,雌鹤为一长一短。在对唱时张开三级飞羽,头颈反复伸长,这种鹤每巢产两枚卵。孵化主要由雌鹤担任,雄鹤只在早晚替雌鹤孵40分钟至1小时。5月下旬小鹤相续孵出,叨壳经24小时,雏鹤重85~93.5克,孵出3天雏鹤可离巢30米活动,雄鹤带一只散步,雌鹤照看巢内的另一只。第五天两只雏鹤可跟双亲离巢走250米,第7天能在6平方公里范围内觅食。8月下旬到9月底离开繁殖地南迁。
白头鹤在繁殖地吃大量的山酸果蔓,特别是沼泽中的一种植物越桔,对白鹤胃检还有蚊的幼虫和绒状水生植物。夏天还吃昆虫、蛙和鲵,但主食物仍为植物性食物。在越冬地主要吃稻、小麦、大麦等谷物,也吃软体动物和昆虫。白头鹤有时与灰鹤在同一地区营巢,又共同迁徙,尽管有生态隔离现象,仍可见到杂交。在日本出水市白头鹤越冬地,1965年看到1只雄性灰鹤和1只雌性白头鹤杂交,据1968~1975年连续8年的观察,它们已有7批杂交后代。
在内蒙古、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