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封建社会和旧中国,州、县级地方官被称为“父母官”。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却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提法,因为老百姓才是所有人的“父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中新网12月15日)
在古代,“父母官”的提法有其特殊时代背景。而今天,再听闻“父母官”的说法,未免别扭甚至陡升厌恶之感,连邓小平同志都自称“中国人民的儿子”,一些地方官员有何资格自称“父母官”?“父母”与“官”结合在一起后显得不伦不类,将本属于公共范畴的官员履职窄化为了血缘领域的命题。再说了,官就是官,官也是百姓,前不久一副对联就说“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它所揭示的官民关系、民本思想简洁而朴实,并无“父母官”所带有的迂腐与糟粕。
已经21世纪了,早该与时俱进了,不应该再使用“父母官”、“爱民如子”等明显带有封建色彩的说法。遗憾的是,现实中一些官员总是有意无意地自称“父母官”,比如瘦肉精事件被曝光后,河南沁阳市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分管市长来说,我们心里面也是沉甸甸的。应该说,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这番言辞也许是真诚的,但“一不小心”就自称“父母官”,还是暴露出其真实想法。更有一些官员本是贪官,也时不时地自称“父母官”,真是大大影响民众观感。
官员不能自称“父母官”,民众也不应该再称官员为“父母官”,媒体报道也应弃用“父母官”的提法。不过,据报道,某主持人就农民工讨薪采访一地方官员时,居然一连几次称该官员为“父母官”,比如,“我们相信有法律的援助,有当地父母官的撑腰……”也许这是无意,但听起来仍然刺耳。据报道,第六版《辞海》已将“父母官”这个词条删除。
官民关系应该正常一些,两者之间的称呼应该纯粹一些。官员别想着当民众的“父母”,也别想着当牧民之官。李肇星认为“人民至上”、“人民万岁”,这是至理。他还认为,老百姓才是所有人的“父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其实,老百姓也没有必要当官员的“父母”,这同样不正常。怎么样才算正常?官员掌握公权力,必须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官员掌握公权力,必须接受公民监督。一是一,二是二,两者别扯什么亲情,你不称职,我就依法投票把你赶下台;你做了实事,这是本分。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谈”。“父母官”这一称呼可以休矣。当下,应该关注的是,权力如何为公,如何保证那些掌握权力的官员能恪尽职守,而不是将权力沦为私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