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0后”种粮大户雷应国每天与梦想同行。他从随身的智能手机里划出一张规划蓝图,小小的屏幕上,一片仓库厂房和金色稻田掩映在青山绿水间。
“3年后,这一切就将梦想成真。”身为江西丰城市秀市镇佳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雷应国说,已经在镇外荒坡上开工的这座生态农庄,集养殖、育种、仓储、加工于一体,将为他的事业打开一片新天地。
这几年,通过土地流转,雷应国逐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从250亩扩大到2700亩,年纯收入超过50万元,成为丰城这座“江南粮仓”里首屈一指的种粮大户。
过去15年,与中国改革进程同步,雷应国经历了一场改变命运的“奇幻之旅”。他曾经是“被改革”的对象。1999年,18岁的雷应国从技校毕业,准备按部就班进入当地农村供销社工作。“没想到还没上岗就下岗了。”多年经营困难的供销社在那一年改制,他领了3000块“买断费”回家自谋生路。
彷徨之后,雷应国卖过苹果、辣椒,开过照相馆,还做过农资生意,一路跌跌撞撞,直到2005年在稻田里发现了事业的转机。走规模经营、机械化种田、科学种田的新路,他的事业和生活蒸蒸日上,“房子、车子、孩子,该有的都有了”。
作为合作社的领头人,雷应国现在要思考得更多更远。2014年,他决定不再单纯扩大种植规模,把重点转向利润更高的有机水稻种植和粮食加工。
他深信,要想更好发展,就要因地制宜不断变革。
下一步中国怎么变?人们把目光投向即将于3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如何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将是会议的主题。它将进一步改变千千万万个雷应国的命运。 36年前的马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时至今日,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提出了新一轮改革的总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
毫无疑问,2014年又将是一个“万马奔腾”之年。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的改革举措将从这一年起逐步推进、落实,进而深刻改变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面貌。对此,中国各阶层抱有热切期待。
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地方两会上,“改革”不出意外地成为最热词汇。在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被提及的平均次数在50次左右,许多地方更是将“全面深化改革”单列出来,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
此外,与民众利益切身相关的雾霾治理、食品安全、民生保障、反腐倡廉等议题也在各地两会上得到广泛讨论。这些热门话题也将是全国两会的讨论重点,更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列席了今年北京市人大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朱良玉表示,对老百姓来说,关键是要看政府立下的改革“军令状”能不能得到落实,“要听政府说了什么,但更看重做了什么,看重实实在在的变化”。
中国最高决策层已显示出加快推进改革的决心和执行力。德国《明镜》周刊的文章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担任,表明了中国改革计划的严肃性。
习近平谈到他担任组长的任务时说,“就是统一部署和协调一些重大问题,再把工作任务分解下去逐一落实。我把这叫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从中央到地方建立的两级“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指导、推动、督促有关重大改革政策措施的组织落实。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约三分之一的省份已经成立或公开表示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习近平在春节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实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不移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前进。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也是钢铁行业最大的红利。”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浩说,面对进入“寒冬”的中国钢铁行业,职工超过9万人的山钢将2014年定位为“改革发展年”,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企业真正适应市场,实现扭亏增盈。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更绝非易事。当新一轮改革大幕拉开时,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成为改革需要击败的“拦路虎”。
2013年,一二线城市继续上扬的房价让年轻人“压力山大”;湖南、广东等多个省份出产的稻米被查出镉超标,再次敲响粮食安全警钟;南北方同时出现的雾霾,让治理环境污染变得刻不容缓;一批贪腐官员的曝光落马,则表明反腐败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李克强总理表示,要忧民之忧、急民之急,不断努力解决住房、医疗、社保、教育及食品安全、大气污染治理等热点难点问题;要以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安心、舒心,更加充满希望。
全国两会即将开幕,数千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展开讨论、达成共识,最终将改革蓝图转化为政府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
2014年的春天,中国将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人们期待国家能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公平正义、人民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