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期,北京积水潭烧伤科医师“@烧伤超人阿宝”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则《阿宝挑战中医脉诊大师公告》,质疑中医诊脉验孕并发起挑战赛:“中医脉诊妊娠与否,随机盲法测试。准确率超过80%为胜。全国三甲医院副高及以上职称中医均可参加。若胜利,阿宝将提供奖金五万元并终身不称中医为伪科学。” 微博一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杨桢宣布接受挑战。而此时,奖金已被追加到10万元。 看客们都紧盯事态发展,希望从此次微博约战搞清楚中医是否“伪科学”。 |
||
阿宝表示,他已将“挑战赛”事宜全权委托给媒体人王志安。王志安坦言,他希望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让这场“擂台赛”不同于微博上“各说各话”式吵架,而是寻找一个双方能够达成共识的方式,去检验最终的结果。但笔者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印证中医学体系是否科学,本身就是伪命题,因为用“是否科学”来衡量中医,本质就是用西方科学观念来量化中医。而且如果我们把中医看成一个“集合”,那么“中医脉诊妊娠”只是整个集合中的“子集”,不能以“子集”完全肯定或者否定“集合”。西医与中医产生于完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医能在中国传承数千年,其中当然会有糟粕,但延续至今必然有其合理的地方。光明日报早在2006年就做过报道,中医针灸治疗被批准列入德国医疗保险,德国医生和医疗保险联邦共同委员会此前就针灸医疗效果进行了多年研究和测定,结论是针灸在治疗慢性腰脊椎和膝部疼痛方面比当前普遍采用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反过来说,在人们皆认同西方科学标准的今天,西医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的诊断准确率。由此,笔者认为这场中西医微博约战充满“非黑即白”的味道,难以肩负起科普的重任。 |
||
中西医微博约战,源于近年常见的对中医的质疑,这种质疑的背后实质是中医被“妖魔化”。那中医为什么会被“妖魔化”?笔者认为,自19世纪西学东渐以来,原先占主导地位的中医文化语境逐渐为日渐强势的西医文化语境取代,各种触手可及并能以公式解释使用逻辑的医疗设备让人们深信“这才是绝对真理”,而中医一套套的理论被人们认为“太虚了”。除此之外,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各路“神医”不断倒下,更让中医经历了“被神化之后又被妖魔化”过山车式待遇:从“李神仙”李一,到“绿豆治百病大法”张悟本,再到夺命“神医”胡万林等等,都一再挑战人们的脆弱神经。其实这些纯粹怀着“谋财”目的的“神医”们并不懂中医知识,只能算是“伪中医”,他们想的是能忽悠人骗到钱即可,救人治病本不是他们真正的出发点,但是这些“伪中医”经过媒体集中报道,民众容易形成“中医骗子很多”印象。中医不断被“妖魔化”凸显当前很多人缺乏辩证思维,若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因此式微,那也是时代的悲歌。 |
||
摘要: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表示,现在医学的整体发展趋势就是中西医结合。“西医手段优势多体现在诊断上,而在治疗方面,多是中西医联合制定方案,医生更多精力应该集中在如何给病人治好病,而不是做这样的闹剧。”
【详细>>】 摘要:曾有人提出“中西医结合”的说法,但有专业人士指出,中西医是两个医疗体系,不可能结合。因为中医重调养,西医见效快,如果用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去解释中医,那么中医就会说不清、道不明。可既然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千秋,那么就把治疗选择权交给患者自己吧。【详细>>】 摘要:用“约战”方式探讨医学问题,看起来有些像街头打架。对中医诊脉的科学性探究,应有严格设计的科研方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以验证和提升,目的也应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或孕妇,而不应是重金寻赏、意气用事、只赌输赢、非白即黑,把科研变成一场只吸引眼球而无多大意义的闹剧。 【详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