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治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途径,科学合理、务实可行、催人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速度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生态环境保护依旧任重道远。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客观要求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促进经济优势、人文优势与生态优势相互转化,保障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与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智慧。
当前,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从经济特征来看,一般经历贫困、温饱、小康和富裕等发展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国将迈向中高收入的富裕社会。在这一阶段,身心健康将成为人们更加重要的需求,并将带动健康需求、环境需求、文化需求和社会需求等一系列相关联的新需求。由于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这一阶段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正如报告所指出的,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为此,我们要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思路,加快完成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任务。
首先,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要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治理,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统一行使国家自然资源开发、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监管职责。通过划定主体功能区、建立国家公园等举措,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其次,建立绿色发展经济体系。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金融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再次,实施绿色治理重大工程。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加快实施蓝天碧水绿地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林草田江湖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重大绿色治理工程。遏制和逐步降低环境污染排放总量,保护和加快修复生态系统,减少资源消耗总量和加大资源循环利用力度。通过不懈努力,到二○三五年,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我们相信,到二○三五年,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奋斗,将拭去笼罩城乡的阴霾,抚平广袤国土的创伤,重现清澈见底的水体,唤回遗失久远的鸟语花香。从现在到二○三五年的18年,一代孩子们的成长将见证祖国的天变蓝、水变碧、地变绿,中国变得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