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天津纪事:天津港的三次腾飞……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李泽亚 编辑:刘颖 2018-12-04 07:58:17

内容提要:2004年6月3日,“天津港务局”转制为“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大型独资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与国际接轨,港口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这一年突飞猛进,当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了2亿吨,成为了北方诸港中的领头羊。

  天津北方网讯:2004年6月3日,“天津港务局”转制为“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大型独资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与国际接轨,港口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这一年突飞猛进,当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了2亿吨,成为了北方诸港中的领头羊。

  新世纪的“精卫填海”冲刺亿吨大港

  2004年在孔祥瑞眼中是干劲十足的一年。他说,他是天津港的建设者,也是天津港发展成果的受益者,见证了天津港从成长期、成熟期、跨越期直至成为“世界一流大港”的历程,也看到天津港的吞吐量一千万吨、一千万吨地增长,直到2001年全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2004年又突破了2亿吨。自此以后,港口吞吐量每三年跨越一个亿吨级台阶,2016年达到5.5亿吨。

风华正茂的孔祥瑞(右一)和工友们在一起

  孔祥瑞回忆说: “最开始领导在年初职代会上讲‘今年我们的货物吞吐量要达到1亿吨’,我们压力特别大,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我们的职工共同努力和技术创新真的完成了,并且在2004年达到了2亿吨,此后伴随着管理体制的改革,天津港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当代工人,要有知识、有技能,才能有力量。”孔祥瑞一直这样认为,并且成为了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的代表。

  当时,他是天津港第六港埠公司的固机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我领着队里的108名职工通过一项新技术创新,就是后来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技术操作法‘孔祥瑞操作法’,对队里的18台门吊——11台16吨33米,4台10吨33米,3台25吨33米——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奠定了天津港能够在日后突飞猛进的基础。”

  孔祥瑞说:“天津港历来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创新,支持员工通过技改技革提高生产作业效率,每半年会评一次技术改革创新奖。应该说,天津港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几十年前就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专门研究疑难问题和设备经常出现的故障问题。”后来,天津港把这个攻关小组改成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为“孔祥瑞劳模创新工作室”。

  适逢“十五”时期,国际航运市场深水化、大型化趋势加快,天津港也顺势而变。但是,天津港由于地处淤泥质海滩,曾被认为不可能建成深水港。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被认为不可能建成深水港的地方却创造了奇迹。为了建设国际深水大港,全力开发南疆港区的步伐也在加快,不仅建成了10万吨级散货泊位和深水航道,同时又陆续完成集装箱泊位深水化改造,持续浚深航道至15万吨级,最大靠泊能力达到20万吨级,就这样天津港迈入国际深水大港行列。

  同时,利用清淤泥沙吹填造陆,南疆港区陆域面积逐步扩大,新建、改造、完善泊位10个,新增通过能力6550万吨,并在沿海港口率先实施人工港岛建设,上演了新世纪的“精卫填海”。这段时期的天津港操作效率和面积同步提升,为港口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空间。

  敢为天下先的管理体制改革

  “天津港的成长发展一直伴随着一股子‘敢为天下先’的劲头”,从1951年进入天津港,从办事员开始做起,再到科员、科长、处长、副局长、局长的祝庆缘经历了天津港的第一次管理体制改革。

  从1952年重新开港到1984年天津港务局一直隶属原交通部,以“政企合一”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原交通部直接领导。1984年下放天津市后,改为“双重领导、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以收抵支、以港养港”的政策。

1984年5月31日,天津港下放天津市交接大会

  “天津港的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大的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开展起来的。当时实际上是解决港口压船问题。”祝庆缘说,“1984年6月1日起天津港实行交通部和天津市‘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和‘以港养港、以收抵支’的经济政策。”

  “权力也给了,怎么干就看天津港的了,所以压力确实很大。” 祝庆缘说,“当时天津港压船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泊位不足,因而要加速港口建设,一方面做好码头建设,多方面筹集资金,另一方面要采取各项措施提高装卸作业效率,购买国外先进设备、改善职工条件等。”

  改革之后装卸工人实行了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因此职工积极性很高。“那时候,装卸工人比局长收入都高。”祝庆缘说。

  经过两年的建设以后,港口压船得到了初步缓解。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到天津视察,其中一站就是要去天津港,当时也是祝庆缘进行了汇报。“邓小平同志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益就上来了。’这句话也收录进了《邓小平文选》的第3卷。”

  “改革开放40年了,天津港敢为天下先,在全国第一个实行港口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也已经34年了。天津港这些年的发展始终围绕着改革这条主线,不断取得成就,这里面凝聚着几代天津港人百折不挠的精神。”祝庆缘这样说。

  又一次转型:结构调整中探索智能港口

  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就在今年年初,天津港集团公司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强港和港口投资运营商的实施意见》,这份文件在新一代的天津港人眼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标志着整个集团吹响了迈向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强港和港口投资运营商的冲锋号。

  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说:“现阶段,天津港面临着诸如增速换挡焦虑、负重爬坡过坎、结构调整阵痛这三大难关,但是我认为,这对于一直敢于争先的天津港来说,其实是一种机遇。”

  2018年,从“提质降费”,“绿色港口”再到“智能港口”,天津港拿出来壮士断腕的气魄启动了一轮又一轮改革。

  改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降费。在全面梳理与世行边境合规成本口径相对应的12项常规费用后,天津港先后下调外贸集装箱装卸费率,免收外贸进出口企业货代服务费、报关代理费等多项费用,通过打造口岸收费“价格标杆”,倒逼其他服务类企业降费提效,形成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港提出的“一站式阳光价格”让进出口企业获得了实惠。唐山英良石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钢说:“我们在天津港一年进出口的集装箱在1000个标准箱左右,‘一站式阳光价格’实施后,我算了下,大概每年能省十几万元。现在我们想把这笔费用再转给客户,使公司的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

  降费只是手段,真正目的是倒逼天津港口岸整体服务提升。在一方面进行降费的同时,天津港加快了建设“智慧港口”的步伐。天津港旗下六家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一体化”已经切换完成,码头资源统一接入后实现互联互通、科学调配,集港车辆刷卡即可通过,不再需要繁琐的纸质手续。

  就在前不久,一辆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出现在了天津港码头上,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装配有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和智能计算单元的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完成了道路行驶、精确停车、集装箱装卸、障碍物响应等指定动作,实现了集装箱从岸边到堆场的全程自动驾驶水平运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天津港集团公司科信部李强博士说,“打造天津港口岸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不仅需要在服务环节上做精‘减法’,同时也要服务功能上做优‘加法’。”

  正如李强所说,现如今的天津港正在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国家智慧港口示范工程为依托,启动了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全自动集装箱码头、智慧交通系统、窄带物联网示范工程、“无水港”物流系统、多式联运系统、智慧型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等19个项目,构建北方国际航运物流贸易生态圈,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重大国家战略。(津云新闻记者 李泽亚)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