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泥湾”如何变成“好江南”,美术经典告诉你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央视新闻 作者: 编辑:李松达 2021-03-09 22:32:38

内容提要:“烂泥湾”如何变成“好江南”,美术经典告诉你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

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一首经典

传颂着革命沃土的不朽传奇

一片土地

留存着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的就是

画家靳之林耗时五年创作的

《南泥湾》

2米多长的画卷

描绘了在黄土群峦衬托下

八路军战士和当地百姓在南泥湾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真实场景

1941年春

为摆脱困境、战胜敌人

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下

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赴

延安市东南方向一个叫

“南泥湾”的地方屯田垦荒

他们战胜重重困难

一边生产、一边备战

用双手将荆棘遍布、荒无人烟的

“烂泥湾”

变成牛羊满川、麦浪起伏的

“好江南”

从而带动了陕甘宁边区百业繁荣

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 毛主席题词“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如何将历史与艺术有效结合

靳之林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

他特地前往延安南泥湾

进行创作采风

△靳之林在延安写生

他走遍了南泥湾的每一个角落

还和当地军民同吃同住体验生活

仅素材就画了50张

王震将军

审视整幅画作

靳之林构思细腻、独具匠心

既有休息学习的场景

又有生产战斗的场景

气势恢宏

充分彰显了当时军民生产的热情

既有战士修复镐头的细节

又有烧荒烟气前后的叠加

层次分明

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一起开荒种地

画作构图层次丰富、透视严谨

透露出陕北高原特有的浑厚气息

用充满理想主义的色彩

体现出振奋、乐观的精神

《南泥湾》由多组画面构成,结合了生产战斗和学习。通过俯视,把近景的劳动和远景的黄土高原结合起来,既有宏观场景,又有局部刻画。

—— 美术评论家王平教授

更多精彩点评,戳视频↓(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时光荏苒、沧桑巨变

今天的南泥湾已是满目青翠

郁郁葱葱

以崭新的姿态展现于世人面前

但红色的记忆

没有在历史的深处褪色

“南泥湾精神”也将在新时代下

继续发扬光大

深深激励着中华儿女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

攻坚克难!

当年八路军为什么要来到南泥湾?

面对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这一中共革命史中的重大题材

靳之林在创作上

还有哪些独具匠心的设计?

让我们跟随党史专家邵维正

美术评论家王平教授一起

了解《南泥湾》背后的党史故事!

△节目完整视频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南泥湾》(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原标题:“烂泥湾”如何变成“好江南”,美术经典告诉你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