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三伏天,雨水多,温度高、湿度大,家中的粮食保存不当很容易发生霉变。市疾控中心提示,家中的粮谷类食品要妥善保存,防止霉变,千万不要吃霉变的粮食。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一种常见的由产毒真菌产生的污染粮食和食品的代谢产物,是餐桌上的“隐形杀手”。由于其耐高温(170℃-350℃)的特性,传统的蒸煮、挤压等食物加工程序不能破坏其毒性。它主要污染谷类作物如大麦、小麦、玉米、燕麦,粮食制品如面包、饼干、点心。另外,在牛奶、鸡蛋中也有发现。
人们通常是因为进食赤霉病麦及霉变小麦、玉米等制作的食品而导致中毒,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等,部分患者可有发热、乏力、颜面潮红、步伐不稳等似酒醉样症状。
预防食用霉变粮食引起中毒,应将家中的粮谷类食品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降低食物的温度,防止霉菌的生长和产毒。选购粮谷类食品时,应当选择新鲜、保质期内食品。定型包装产品开封后尽快食用。注意食物多样化,可以选用大米、小麦、玉米等多种主食轮流食用,更换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产品。发现粮食霉变一定不要食用,即使丢弃了发霉部分,剩余部分也可能存在变质或霉菌及霉菌代谢物残留的情况,食用后会引发呕吐、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津云新闻编辑孙畅)